jì sòng èr bǎi líng wǔ shǒu qí qī qī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七七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正觉 (shì zhèng jué)

不是心,不是物。
非天非人,非僧非俗。
南北东西莫我寻,长短方圆莫我测。
牛饮星河,兔眠月窟,彻底灵明破昏塞。
末山超拔兮顶相不形,铁磨变通兮舌头无骨。

仄仄平,仄仄仄。
平平平平,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bú shì xīn , bú shì wù 。
fēi tiān fēi rén , fēi sēng fēi sú 。
nán běi dōng xī mò wǒ xún , cháng duǎn fāng yuán mò wǒ cè 。
niú yǐn xīng hé , tù mián yuè kū , chè dǐ líng míng pò hūn sāi 。
mò shān chāo bá xī dǐng xiāng bù xíng , tiě mó biàn tōng xī shé tou wú gǔ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不是心,不是物。
非天非人,非僧非俗。
南北东西莫我寻,长短方圆莫我测。
牛饮星河,兔眠月窟,彻底灵明破昏塞。
末山超拔兮顶相不形,铁磨变通兮舌头无骨。
全文可理解为描绘一种超越尘世凡物的境界。它表达了一种超越心灵和物质的境界,超越天地之间的框限,不受世俗的约束。无论在南方、北方、东方还是西方,都无法寻找到作者的踪迹;无论长短、方圆,也无法测量其存在的范围。这里引用了牛饮星河、兔眠月窟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超然洞察力,彻底领悟了灵明之境,破除了昏迷的束缚。
描绘末山超拔,但其顶并没有形状,意味着作者超越了一切界限,不受物质形态所限制;同时,将铁磨变通,舌头无骨,传递了无所不通,口舌之快的意境。整个古文表达了作者对自我超越,灵性觉醒的境界的追求和领悟。

赏析:
这首古诗《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七七》由释正觉创作,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超越心物、天人、僧俗的境界,表达了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思考与领悟。诗中蕴含了禅宗的哲学思想,透露着对智慧、境界的追求。
诗中以“不是心,不是物”开篇,剖析了超越个体心性、物质界限的本质。接着以“非天非人,非僧非俗”形式,将诗意引向更广阔的宇宙,摆脱了世俗、宗教的限制。作者以“南北东西莫我寻,长短方圆莫我测”表达了超越空间、时间的追求和放下对一切测度的态度。
通过“牛饮星河,兔眠月窟”这样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表现了对自然规律和生命的与宇宙契合感。而“彻底灵明破昏塞”则显示了对智慧的渴望和超越迷惑的追求。
最后两句“末山超拔兮顶相不形,铁磨变通兮舌头无骨”,通过富有对比和变化的表述,强调了超越形相的境界,显示了超越限制、追求自由的精神。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正觉写的《偈颂二百零五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正觉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於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於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於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 查看更多>>

释正觉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