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sòng yī bǎi liù shí shǒu qí wǔ sì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五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宗杲 (shì zōng gǎo)

法身报身化身,咄哉魍魉妖精。
三眼国中逢着,笑杀无位真人。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fǎ shēn bào shēn huà shēn , duō zāi wǎng liǎng yāo jīng 。
sān yǎn guó zhōng féng zhe , xiào shā wú wèi zhēn rén 。

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五四

—— 釋宗杲

法身報身化身,咄哉魍魎妖精。
三眼國中逢著,笑殺無位真人。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fǎ shēn bào shēn huà shēn , duō zāi wǎng liǎng yāo jīng 。
sān yǎn guó zhōng féng zhe , xiào shā wú wèi zhēn rén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法身、报身和化身,哎呀,那是一些妖怪精灵啊。在三眼国中遇见,笑死了无位真人。
总结: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些神秘的存在——法身、报身和化身,它们都是妖怪精灵的代称。在三眼国中,有人遇见了它们,引发了无位真人的大笑。

赏析:
这首诗出自释宗杲的《偈颂一百六十首》,诗中描绘了法身、报身和化身的概念,以及它们与魍魉妖精的对比。
首先,法身、报身和化身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法身代表了佛陀的绝对本质,是超越形体和世界的存在。报身是佛陀在悟道后,为了度化众生而显化出来的身体,通常是佛教中的神秘化身。化身则是佛陀在尘世中显现的身体,与众生亲近,传授教义。
然后,诗中提到了“三眼国中逢着”,这可能指的是佛陀或高僧在三眼国(一种神秘境界)中的显现。这种显现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让他们接近真理。而“笑杀无位真人”则表明在这个神秘的境界中,无法掌握真理的人可能会被佛陀或高僧的智慧所戏谑,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或接受真理的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强调了佛教中的核心概念,并通过对法身、报身、化身的描述以及对三眼国的提及,传达了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诗中的标签可以是“宗教哲学”和“神秘境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宗杲写的《偈颂一百六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宗杲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後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後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於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复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於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谥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 查看更多>>

释宗杲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