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bìng xù yī ○ wǔ
诗(幷序) 一○五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王梵志 (wáng fàn zhì)

忍辱收珍宝,嗔●捐福田。
高心难见佛,下意得生天。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rěn rǔ shōu zhēn bǎo , chēn ● juān fú tián 。
gāo xīn nán jiàn fó , xià yì dé shēng tiān 。

詩(幷序) 一○五

—— 王梵志

忍辱收珍寶,嗔●捐福田。
高心難見佛,下意得生天。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rěn rǔ shōu zhēn bǎo , chēn ● juān fú tián 。
gāo xīn nán jiàn fó , xià yì dé shēng tiān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忍辱就像收藏珍宝一样珍贵,因为它能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纯净,内心更加宁静。嗔恨则像是捐弃了积累的福田,失去了获得善果的机会。

心高傲自大的人很难见到佛性的光芒,因为他们的心态不谦卑,无法接受教诲,无法领悟到佛法的真谛。

而谦虚谨慎的人则会因为自己的善行和慈悲心而得到善果,可能会获得来生的幸福和福报。



总结:

这首诗告诫人们要懂得忍辱负重,像收藏珍宝一样珍视这种品质。不要被嗔恨的情绪所左右,要修身养性,保持谦虚的态度,这样才能获得心灵的升华和福报的积累。

赏析:这首诗《诗(幷序) 一○五》出自王梵志之手,表达了一种宽容与智慧的哲理思考。诗中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活哲理的画面。
首先,诗人以“忍辱收珍宝”来表现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冤屈或不愉快的时候,能够忍耐,将这些困难视为一种财富,就像珍宝一样收藏起来。这种心态展现出诗人对于人生磨难的豁达态度,认为通过忍耐,人可以积累内在的珍贵财富。
接着,诗中提到“嗔●捐福田”,这里的“嗔”可以理解为愤怒、怨恨。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因为愤怒而放弃了自己的福田,福田指的是修行积累的福报。因为愤怒与仇恨会消耗一个人的福报,而丢失福报就像失去了宝贵的田地一样。
然后,诗中提到“高心难见佛,下意得生天”,这句话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自负心高傲,难以谦卑接受教益,就难以领悟佛法,实现内心的升华。相反,如果一个人谦逊谨慎,虚怀若谷,就有可能获得生天的机会,也就是更高级别的生命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关于忍耐、宽容、谦卑的生活哲理。它提醒人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将之视为人生成长的机会,同时也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不忘积累善业,以期望更高尚的彼岸。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王梵志写的《诗(幷序)》系列:

本文作者王梵志介绍:🔈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编诗一卷,计一百十一首。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去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者,当隋文帝时,家有林擒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其瘿朽烂。德祖见之,乃剖(撤)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出。德祖收养之,至七岁,能语,问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语之。(二字作告)因名曰:「林木而生曰梵天。」後改曰梵志,[曰]:「王家育我,(我家长育)可姓王也。」梵志乃作诗示(讽)人,甚有义志(旨),盖菩萨示化也。(《太平广记》八二,参以《永乐大典》六八三八[王]字韵引《桂苑业谈·史遗》。)○《云谿友议》下《蜀僧喻》云:「或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其开悟,别吟以王梵志诗。梵志者,生於西域林木之上,... 查看更多>>

王梵志的诗:

  • (案《全唐诗》无王梵志诗,生平事迹不...

  • 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同[箱柜...

  • 夜眠须在後,起则每须先。家中懃检校,...

  • 兄弟相怜爱,同生莫异居。为人欲得别,...

  •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堆。(「堆」,伯...

  • 昔日田真「分」,(「分」,据伯三五五...

  • 孔怀须敬重,同气并连枝。不见恒山鸟,...

  • 兄弟宝难得,(「宝」,张锡厚录作「实...

  • 尊人相逐出,子莫向前行。识事须相逢,...

  •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莫向前头闹,...

  • 王梵志诗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