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gǔ qī shí liù shǒu qí liù
颂古七十六首 其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士珪 (shì shì guī)

种谷不生豆苗,蒸沙岂能成饭。
大通智胜如来,一个担扳底汉。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zhǒng gǔ bù shēng dòu miáo , zhēng shā qǐ néng chéng fàn 。
dà tōng zhì shèng rú lái , yí gè dān bān dǐ hàn 。

頌古七十六首 其六

—— 釋士珪

種穀不生豆苗,蒸沙豈能成飯。
大通智勝如來,一個擔扳底漢。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zhǒng gǔ bù shēng dòu miáo , zhēng shā qǐ néng chéng fàn 。
dà tōng zhì shèng rú lái , yí gè dān bān dǐ hà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种植谷物却没有长出豆苗,蒸熟沙子又怎能成为饭食。
伟大的通智胜如来,只是一个担负着扳底工作的普通汉子。
总结:全文:这段文字通过对种植和烹饪的比喻,表达了一个人的伟大与普通之间的差别。种植谷物不长豆苗暗喻一些人即使付出努力也无法取得显著的成就,蒸熟沙子不能成为饭食则象征某些事物的本质无法改变。而在这样的对比中,大通智胜如来与普通的扳底汉成为对比的两个象征。

赏析:: 这首诗出自释士珪的《颂古七十六首》系列之一,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佛教智慧的赞颂。诗中通过反常的现象和寓言式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种谷不生豆苗,蒸沙无法成饭,这些都是不合常理的现象,强调了生命和自然法则的神奇之处。这种现象的描写呼应了佛教中关于因果循环和生命的无常性的思想。
接着,诗中出现了“大通智胜如来”,这是佛教中的一种尊称,表示作者对佛教智慧和解脱之道的崇敬。这也与前文的反常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佛法的超越性和卓越性。
最后,诗句“一个担扳底汉”可能是对普通众生的描写,他们在生活中努力担负重担,与前文的大通智胜如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人生的种种困难和佛法智慧的对比。
标签: 寓言、佛教、生命哲学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士珪写的《颂古七十六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士珪介绍:🔈

释士珪(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爲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後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爲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珪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查看更多>>

释士珪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