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衡 (lǐ héng)

竿木随身得自由,应缘已毕复何求。
翛然来往等孤雁,影落寒潭迹不留。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gān mù suí shēn dé zì yóu , yìng yuán yǐ bì fù hé qiú 。
xiāo rán lái wǎng děng gū yàn , yǐng luò hán tán jì bù li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竿木随身获得自由,既如此便已圆满,还有何求。
轻快地往来,犹如孤雁自在飞舞,它的影子落在寒潭上,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总结:

这首古文诗以自然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境界。诗人比喻自己如竿木一般,随身带着自由,早已满足于此,不再有其他追求。然后,他又描绘了孤雁自由飞舞的画面,强调了一种翛然自在的状态,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诗人通过寒潭中雁影不留的情景,暗示自己也像孤雁一样,留下的痕迹寥寥无几,生命短暂,因此更应珍惜眼前的自由与自在。整首诗通过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珍视,让人对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短暂产生深刻的感慨。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51 首名为《偈》的诗:

本文作者李衡介绍:🔈

李衡(一一○○~一一七八),字彦平,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授吴江县主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连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召爲监察御史。五年,出知婺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二三)。召拜司封郎中,迁枢密院检详文字,除侍御史。八年,差同知贡举(同上书选举一之一八)。致仕後定居崑山,名其室曰乐庵,自号乐庵叟,学者称乐庵先生。淳熙五年卒,年七十九(以上《永乐大典》卷一○四二二引《苏州府志》、《乐庵遗事》)。有《乐庵集》、《和寒山拾得诗》等,均佚;今存《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弟子龚昱辑有《乐庵语录》五卷。《淳佑玉峯志》卷中、《宋史》卷三... 查看更多>>

李衡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