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è ān chū chéng èr shǒu qí èr
乐庵初成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衡 (lǐ héng)

投老庵居百事宜,早眠晏起不论时。
更长睡足披衣坐,倾耳林间竹画眉。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tóu lǎo ān jū bǎi shì yí , zǎo mián yàn qǐ bù lùn shí 。
gèng cháng shuì zú pī yī zuò , qīng ěr lín jiān zhú huà mé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老庵居住有百般适宜之事,早睡晚起不拘时。更长时间的睡眠让我精神充足,披衣坐着,倾听着林间竹枝发出的细微声音,仿佛观赏着一幅画眉的美景。
全诗表达了作者在老庵居住的舒适宜人,不拘时节的生活态度。他喜欢早睡晚起,以自然的方式过日子。而更长的睡眠时间让他更充满活力,坐在竹林中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着宁静美好的时刻。整体表现了一种淡泊清静、随性自然的生活情趣。

赏析:这首古诗《乐庵初成二首 其二》是李衡创作的,描述了一个宁静、宜居的老庵生活场景。诗中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清幽、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投老庵居百事宜”,以“老庵”为背景,暗示了一个僻静、隐逸的生活环境。在这里,一切都适宜,没有外界的烦扰。诗人追求的是一种宁静和安逸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和谐相处。
接下来的句子“早眠晏起不论时”,强调了诗人不受时间限制的生活方式。他可以早早入睡,也可以在晚上起来,不受外界时刻的束缚,生活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
第三句“更长睡足披衣坐”,表现了诗人对于休息和放松的追求。他可以长时间地享受睡眠,然后穿上衣服坐在宁静的庵中。
最后一句“倾耳林间竹画眉”,通过“林间竹”勾勒出自然景色,诗人似乎在聆听自然的声音,这里的“画眉”也可以理解为鸟儿鸣唱。这种与自然亲近的状态使诗人感到宁静和满足。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衡写的《乐庵初成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李衡介绍:🔈

李衡(一一○○~一一七八),字彦平,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授吴江县主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连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召爲监察御史。五年,出知婺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二三)。召拜司封郎中,迁枢密院检详文字,除侍御史。八年,差同知贡举(同上书选举一之一八)。致仕後定居崑山,名其室曰乐庵,自号乐庵叟,学者称乐庵先生。淳熙五年卒,年七十九(以上《永乐大典》卷一○四二二引《苏州府志》、《乐庵遗事》)。有《乐庵集》、《和寒山拾得诗》等,均佚;今存《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弟子龚昱辑有《乐庵语录》五卷。《淳佑玉峯志》卷中、《宋史》卷三... 查看更多>>

李衡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