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gǔ qī shí liù shǒu qí èr ○
颂古七十六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士珪 (shì shì guī)

大海波涛阔,小人方寸深。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dà hǎi bō tāo kuò , xiǎo rén fāng cùn shēn 。
hǎi kū zhōng jiàn dǐ , rén sǐ bù zhī xīn 。

頌古七十六首 其二○

—— 釋士珪

大海波濤闊,小人方寸深。
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dà hǎi bō tāo kuò , xiǎo rén fāng cùn shēn 。
hǎi kū zhōng jiàn dǐ , rén sǐ bù zhī x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大海波浪汹涌广阔,而小人的心胸却极为狭小。
海枯了也能见到底,但人的内心死去后却无法得知。
总结:这句古文通过对比大海与小人的心胸深浅,暗示了人的心灵和内在世界的无限广阔,而世俗的小人却只顾眼前,无法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另外,人的生命终有一死,而死后的心灵状态是无法得知的。

《颂古七十六首 其二○》赏析:
这首古诗由释士珪创作,探讨了大海与人心之间的深刻关联。诗人运用简练而深刻的语言,通过海洋与人的比喻,传达出哲学和心灵层面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大海波涛阔”,形容大海的广阔无垠,意味着世界的复杂多样性。这里的大海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象征了人生的复杂和浩瀚。
然后,诗人以“小人方寸深”表现出人心的狭隘。虽然大海无限宽广,但人的内心却可能狭小有限,受到种种局限和偏见的束缚。
接着,诗句“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传达了深刻的思考。大海虽然宽广,但总有枯竭的时刻,一旦海枯,就会看到海底的真实。而人的内心却常常难以被完全理解,甚至在生命的尽头,人自己也未必能完全洞察自己的内心。
这首诗意味深长,启发人们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士珪写的《颂古七十六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士珪介绍:🔈

释士珪(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爲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後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爲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珪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查看更多>>

释士珪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