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yī bǎi èr shí shǒu qí bā èr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怀深 (shì huái shēn)

佛病与祖病,衆生心上疑。
情尘一念脱,消散如风吹。
试问诸病源,起灭从何依。
来从何所来,去向何所归。
若能直下见,苦痛无毫厘。
不见维摩老,文殊问疾时。
聚头说药方,失却狮子儿。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fó bìng yǔ zǔ bìng , zhòng shēng xīn shàng yí 。
qíng chén yī niàn tuō , xiāo sàn rú fēng chuī 。
shì wèn zhū bìng yuán , qǐ miè cóng hé yī 。
lái cóng hé suǒ lái , qù xiàng hé suǒ guī 。
ruò néng zhí xià jiàn , kǔ tòng wú háo lí 。
bù jiàn wéi mó lǎo , wén shū wèn jí shí 。
jù tóu shuō yào fāng , shī què shī zǐ ér 。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二

—— 釋懷深

佛病與祖病,衆生心上疑。
情塵一念脫,消散如風吹。
試問諸病源,起滅從何依。
來從何所來,去向何所歸。
若能直下見,苦痛無毫釐。
不見維摩老,文殊問疾時。
聚頭說藥方,失卻獅子兒。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fó bìng yǔ zǔ bìng , zhòng shēng xīn shàng yí 。
qíng chén yī niàn tuō , xiāo sàn rú fēng chuī 。
shì wèn zhū bìng yuán , qǐ miè cóng hé yī 。
lái cóng hé suǒ lái , qù xiàng hé suǒ guī 。
ruò néng zhí xià jiàn , kǔ tòng wú háo lí 。
bù jiàn wéi mó lǎo , wén shū wèn jí shí 。
jù tóu shuō yào fāng , shī què shī zǐ ér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佛病和祖病,都是众生心中的疑惑之症。
情欲尘世一念之间便可脱离,犹如风吹散般。
请问诸病的根源是什么,它们的起灭依靠什么?
来时从何处来,去时又往何处去?
若能直接观照本源,痛苦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是无法亲见维摩老和文殊菩萨讨论疾病时,只能在众人中讨论药方,却失去了接触狮子吼者(佛陀)的机会。
总结:此篇文献探讨佛病与祖病,强调人心中疑虑的消除和直接认知本源的重要性。另外,也提到了维摩老和文殊菩萨的存在,暗示着学者对修行境界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出自释怀深的《偈一百二十首》,探讨了佛病与祖病,以及众生心上的疑惑。诗人表现了一种超脱情尘的境界,将人间疑虑比喻为病痛,一念之间可以脱离,如同风吹消散。诗中提问诸病的源头,启示人们起源与灭亡皆无定依,来去之间没有固定归宿。只有直接洞悉真相,才能摆脱痛苦,即便是毫厘的苦痛也不再存在。诗人还以文殊菩萨和维摩诘等佛教传世名僧为例,表现了他们超越病苦的智慧和境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怀深写的《偈一百二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怀深介绍:🔈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髪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於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後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爲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查看更多>>

释怀深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