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shǐ qì dān èr shí bā shǒu zèng yòu fān zhào shì láng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赠右番赵侍郎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霜须顾我十年兄,朔漠陪公万里行。
骈马貂裘寒自暖,连床龟息夜无声。
同心便可忘苛礼,异类犹应服至诚。
行役虽劳思虑少,会看梨枣及春生。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shuāng xū gù wǒ shí nián xiōng , shuò mò péi gōng wàn lǐ xíng 。
pián mǎ diāo qiú hán zì nuǎn , lián chuáng guī xī yè wú shēng 。
tóng xīn biàn kě wàng kē lǐ , yì lèi yóu yìng fú zhì chéng 。
xíng yì suī láo sī lǜ shǎo , huì kàn lí zǎo jí chūn sh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霜须忧虑我十年兄,北方荒凉地陪同君万里行程。
马儿纷纷打着寒颤,但因貂裘相伴温暖自身,连床之上乌龟的呼吸,也夜晚无声响。
同心合意之间,便可忘却繁琐的礼仪,异类尽管不同,但应该诚心诚意相敬服。
征战行军虽然辛苦,但思虑却较少,与伙伴们一起欣赏梨树与枣树的春季生长。



总结:

诗中写出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忠诚相伴的景象。在北方荒凉的旅途中,彼此相携共同面对岁月的风霜。马儿因着贵族穿着的貂裘而不觉得严寒,连床上乌龟的呼吸声也随着寂静的夜晚而消失。他们不拘泥于繁琐的礼仪,用心诚相对待,互相尊重。虽然征战劳累,但因着兄弟情谊,思虑却少。在旅途中,他们欣赏着春天带来的梨树与枣树的生长,展现出深厚的情谊与豁达乐观的心态。

赏析:这首诗是苏辙创作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赠右番赵侍郎》中的一首。诗人以赠送右番赵侍郎为题材,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忠诚之情。
首节写霜须十年的情感,霜须是时间的表征,十年兄弟情深,作者与赵侍郎的友情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可见情感之深厚。朔漠陪公万里行,表现了两人一同经历了千里之行,相互陪伴。这一节强调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
第二节写赵侍郎对作者的关怀,骈马貂裘寒自暖,这里的骈马貂裘是形容赵侍郎的待遇非常优渥,他在寒冷的地方也能自得其乐。连床龟息夜无声,表示两人共寝的时光静谧无声,彼此相伴无需言语。这一节突出了赵侍郎的仁厚和待人之道。
第三节写作者对友情的理解和态度,同心便可忘苛礼,异类犹应服至诚。作者认为,真挚的友情可以超越世俗的礼仪和差异,只要心心相印,就能建立深厚的友情。行役虽劳思虑少,会看梨枣及春生,表示尽管两人在行军中经历了辛劳,但在友情的滋养下,他们也能共享美好的时光。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