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shǐ qì dān èr shí bā shǒu lǔ zhàng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虏帐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虏帐冬住沙陀中,索羊织苇称行宫。
从官星散依冢阜,毡庐窟室欺霜风。
舂粱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
朝廷经略穷海宇,岁遗缯絮消顽凶。
我来致命适寒苦,积雪向日坚不融。
联翩岁旦有来使,屈指已复过奚封。
礼成即日卷庐帐,钓鱼射鹅沧海东。
秋山既罢复来此,往返岁岁如旋蓬。
弯弓射猎本天性,拱手朝会愁心胸。
甘心五饵堕吾术,势类畜鸟游樊笼。
祥符圣人会天意,至今燕赵常耕农。
尔曹饮食自谓得,岂识图霸先和戎。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lǔ zhàng dōng zhù shā tuó zhōng , suǒ yáng zhī wěi chēng xíng gōng 。
cóng guān xīng sàn yī zhǒng fù , zhān lú kū shì qī shuāng fēng 。
chōng liáng zhǔ xuě ān dé bǎo , jī tù shè lù kuā qiáng xióng 。
cháo tíng jīng lüè qióng hǎi yǔ , suì yí zēng xù xiāo wán xiōng 。
wǒ lái zhì mìng shì hán kǔ , jī xuě xiàng rì jiān bù róng 。
lián piān suì dàn yǒu lái shǐ , qū zhǐ yǐ fù guò xī fēng 。
lǐ chéng jí rì juàn lú zhàng , diào yú shè é cāng hǎi dōng 。
qiū shān jì bà fù lái cǐ , wǎng fǎn suì suì rú xuán péng 。
wān gōng shè liè běn tiān xìng , gǒng shǒu cháo huì chóu xīn xiōng 。
gān xīn wǔ ěr duò wú shù , shì lèi chù niǎo yóu fán lóng 。
xiáng fú shèng rén huì tiān yì , zhì jīn yān zhào cháng gēng nóng 。
ěr cáo yǐn shí zì wèi dé , qǐ shí tú bà xiān hé róng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虏帐冬住在沙陀部落中,用索羊的绒毛织成苇子,做成宫殿的样子。
从官星散布在冢阜上,简陋的毡帐和窑洞躲避着寒冷的风霜。
舂米磨面,煮着雪吃能饱足吗?自夸能够用弓箭射兔子、猎取鹿,显示雄健之气。
朝廷的统治一直延伸到海的尽头,每年赐送丝绢棉絮来抚慰顽抗的部族。
我来到这里为了履行使命,忍受着严寒的苦楚,积雪虽然晒向太阳也不会融化。
随着岁首的到来,使者会频频前来,不一会儿就会再次送来奚国的封礼。
礼仪完成后,立即卷起帐幕,前往海东去钓鱼、射鹅。
秋山一时休息之后再次回到这里,来往往返,年复一年,就像飘荡的蓬草。
弯弓射猎本是天性,却只能虚心拱手参加朝会,忧愁填满胸怀。
甘心接受五饵(指诸侯的贡品)堕入敌国的计谋,就像被关进笼子中的鸟类自由地游走。
祥符年间,圣人理解天意,至今燕赵地区依然耕种农业。
尔曹骄傲自满地认为自己得到了一切,却不知道图谋称霸要先征服邻国。


全诗写叙述了作者身处边塞部落的生活和历险。他描述了沙陀部落冬季的居住状况、宫殿样式以及简陋的住所。诗人自夸自己猎取兔子和鹿的能力,但也不忘表达对朝廷统治和诸侯贡品的感叹。他感叹自己为了使命不畏严寒,同时也揭示了邻国奚国的礼仪和来使,但作者对这些表现出了一些无奈。最后,他反思了尔曹(指沙陀部落)自满的态度,提醒他们图谋称霸需先与和戎(指邻国)和平相处。整首诗以诗人的视角呈现了边塞生活和外交纷争的情景。

这首诗《虏帐》是苏辙创作的,它描写了北方的虏帐生活,具有浓郁的北地风情。
赏析:
在这首诗中,苏辙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虏帐的冬季景象。首先,他提到了虏帐位于沙陀中,用苇子编织,形成一座行宫。这里的虏帐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典型住所,因此展现了北地特有的风景和生活方式。
诗中还描述了虏帐中的生活,虽然寒冷,但依然有煮食和狩猎的活动。作者写到舂粮、击兔、射鹿,表现了北地人民的豪迈和勇气。同时,他提到朝廷的经略穷海宇,但北地仍有岁遗缯絮,显示了北方的坚韧和顽强。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自己来到北地的苦涩,面对严寒,积雪坚不融,却依然秉持着朝廷使命。他还提到了与奚封的交往,以及礼成后卷庐帐、钓鱼射鹅的场景,展现了外交和友好的一面。
最后,诗中反复强调了北地的特点,如秋山旋蓬、弯弓射猎,以及北地人民的朴实和农耕生活。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北地虏帐的冬季风景,以及北方人民的坚韧和豪迈。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