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shǐ qì dān èr shí bā shǒu huì xiān guǎn èr jué jù qí èr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会仙馆二绝句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岭上西行双石人,临溪照水久逡巡。
低头似愧南来使,居处虽高已失身。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lǐng shàng xī xíng shuāng shí rén , lín xī zhào shuǐ jiǔ qūn xún 。
dī tóu sì kuì nán lái shǐ , jū chù suī gāo yǐ shī shēn 。

写景 抒情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會仙館二絕句 其二

—— 蘇轍

嶺上西行雙石人,臨溪照水久逡巡。
低頭似愧南來使,居處雖高已失身。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lǐng shàng xī xíng shuāng shí rén , lín xī zhào shuǐ jiǔ qūn xún 。
dī tóu sì kuì nán lái shǐ , jū chù suī gāo yǐ shī shē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岭上西行有两个石人,站在山岭之巅,眺望着远方的西方。他们俩站在溪水旁边,倚着流水已经徘徊了很久。

低头观看溪水,他们仿佛有些愧疚,因为他们是南方的使者,而现在却远离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远离了家乡。

虽然他们选择在高山之巅居住,享受着优美的景色,但这样的选择也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



总结:

诗人通过描绘岭上的双石人,表达了他们远离家乡、失去使命的内心挣扎和无奈。同时,通过这一情景,诗人抒发了对乡土情怀和归乡的向往。

赏析:这是苏辙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会仙馆二绝句 其二》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描写岭上的两座石像,以及它们在溪水中的倒影,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首先,诗人以“岭上西行双石人”开篇,通过岭上的两座石像来引入诗意的场景。这两座石像在西行的山脊上,似乎是守护者,为这片山川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接着,诗人描述这两座石像“临溪照水久逡巡”,它们的倒影投射在溪水中,似乎在水面上来回徘徊。这一描写赋予了石像一种生动的形象,同时也强化了山水之间的联系。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以“低头似愧南来使,居处虽高已失身”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认为自己像是南来的使者,低头感到愧疚,因为虽然居处在高山之上,但却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位置。这里的“居处虽高已失身”暗示了诗人的失落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景致为背景,通过描写石像和水的倒影,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表现了一种渺小而无助的情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会仙馆二绝句》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