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dān shī sì shí bā shǒu qí sì qī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四七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张继先 (zhāng jì xiān)

莫嫌野客漏机微,要接仁人至上蹊。
悟者便从言下悟,迷途终是意中迷。
甲庚一判龙归左,卯酉双投虎在西。
若见玄玄玄里事,不离真个是夫妻。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mò xián yě kè lòu jī wēi , yào jiē rén rén zhì shàng qī 。
wù zhě biàn cóng yán xià wù , mí tú zhōng shì yì zhōng mí 。
jiǎ gēng yī pàn lóng guī zuǒ , mǎo yǒu shuāng tóu hǔ zài xī 。
ruò jiàn xuán xuán xuán lǐ shì , bù lí zhēn gè shì fū qī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不要嫌弃那些平凡的人,他们可能会因为微小的机缘错过机遇。要欢迎那些有仁德的人来到你身边,他们能引领你走向高尚的道路。
有悟性的人会从言语之间领悟其中的意义,而迷惘的人则会迷失于自己的心意之中。
根据甲庚的排列,龙归左边,而卯酉的排列则将两只虎投向西方。
如果你能看透玄妙的事物,你会发现一切都符合道理,没有什么是偶然的。
总结:不要轻视平凡,重视仁德;悟性在于言语间,迷途在于自身;秩序决定归宿,玄妙皆是缘。

赏析:这首诗以“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四七”为题,展现了作者张继对修道之道的一种理解和追求。诗人表达了追求真理、悟道的决心和信仰,以及在修行的过程中的种种隐喻和比喻。
首句“莫嫌野客漏机微,要接仁人至上蹊”,表明诗人建议不要轻视那些寂静、谦逊的野外修行者,他们可能懂得微妙的道理,应该倾听他们的教诲。这也呼应了修道之路不可忽视微小之事,融入自然的思想。
“悟者便从言下悟,迷途终是意中迷”,这句诗表达了一个人须藉由领悟言语之外的真谛来认知道路,以及在迷茫中最终明白所谓迷途实则是对内心的迷惘。
“甲庚一判龙归左,卯酉双投虎在西”,以天干地支的形式,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追随道路的意向。这里的龙和虎被视作吉利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对于修行之途的积极向往。
“若见玄玄玄里事,不离真个是夫妻”,这句诗中的“玄玄玄”强调了修行的深奥和晦涩,以及真理的深刻。夫妻象征着修道者和真理相辅相成、和谐相合。这里表达了修行者需深入领悟真理的含义。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张继先写的《金丹诗四十八首》系列:

本文作者张继先介绍:🔈

张继先,字嘉闻,贵溪(今江西贵溪县西)人(《虚靖真君词》)。住信州龙虎山上清观,嗣汉三十代天师。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召至京,赐号虚靖先生。北宋末卒(《全宋词》册二页七五五)。有《虚靖真君词》一卷,明洪武中嗣孙四十三代天师宇初又编成《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七卷并作序。事见《宋会要辑稿》崇儒六之三四。张继先诗,以影印《道藏·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查看更多>>

张继先的诗:

张继先的词:

  • 点绛唇

    小小葫芦,生来不大身材矮。子儿在内。...

  • 忆桃源

    长生之话口相传。求丹金液全。混成一物...

  • 忆桃源

    白云堆里采芙蓉。枝枝香艳浓。灵龟畔岸...

  • 临江仙

    莫怪精神都素淡,全谙千载松头。羽人幽...

  • 临江仙

    自古清真灵妙降,安妃来就杨君。因缘冥...

  • 临江仙

    蠢动含灵天赋与,逍遥性分元均。莫生异...

  • 沁园春

    劫运将新,天书降恩,圣师命魔。正阴阳...

  • 沁园春

    真一长存,太虚同体,妙门自开。既混元...

  • 沁园春

    急急修行,细算人生,能有几时。任万般...

  • 沁园春

    况有夷途,正透元关,众所共传。愿万魔...

  • 张继先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