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gǔ yī bǎi èr shí yī shǒu qí sì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宗杲 (shì zōng gǎo)

两处牢关击不通,纤尘不动自乖宗。
忽然业镜使杂碎,黄面矍昙失却踪。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liǎng chù láo guān jī bù tōng , xiān chén bù dòng zì guāi zōng 。
hū rán yè jìng shǐ zá suì , huáng miàn jué tán shī què zōng 。

抒情 哲理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四

—— 釋宗杲

兩處牢關擊不通,纖塵不動自乖宗。
忽然業鏡使雜碎,黄面矍曇失卻蹤。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liǎng chù láo guān jī bù tōng , xiān chén bù dòng zì guāi zōng 。
hū rán yè jìng shǐ zá suì , huáng miàn jué tán shī què zōng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两处牢门都被打不开,连细微的尘埃也无法自由流动,说明我自己才是自己的困扰。
突然间,业镜使我看到了一些杂乱碎片,我原本黄色的面孔变得苍白,我迷失了自己的踪迹。
全文总结:这段古文描写了作者面临困境,内心感到束缚和迷茫。他发现自己的心境如同被关在两扇牢门之间,无法自由放达。业镜(一种古代镜子,象征反省)使他看到了内心的混乱和不安,导致他的容颜黯淡无光,感到自己的存在似乎失去了方向。整个古文意境深沉,表达了对内心状态的思考和反思。

这首诗是释宗杲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四首。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隐喻,描述了两处牢关的难以突破,象征了人生中的困境和障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将生活中的困难比喻为两处牢关,形象地表达了人在面对挑战和逆境时的无助感。牢关的击打声无法穿透,象征着某些问题似乎无法解决,纤尘不动则暗示了困局的顽固和坚不可摧。
诗中的"忽然业镜使杂碎"表明突然间事情变得杂乱无章,似乎一切都变得混乱不堪。这种混乱使人难以找到前进的方向,正如"黄面矍昙失却踪"中所描述的那样,黄色的脸庞(可能指代作者自己)失去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总之,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隐喻,传达了人生中面临挑战和困境时的迷茫和无助感。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的牢关前,我们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但正是面对这些困境,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前进的道路。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宗杲写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宗杲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後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後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於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复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於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谥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 查看更多>>

释宗杲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