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gǔ yī bǎi èr shí yī shǒu qí yī èr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一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宗杲 (shì zōng gǎo)

云门举起竹篦,拟议知君乱统。
直饶救得眼睛,当下失却鼻孔。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yún mén jǔ qǐ zhú bì , nǐ yì zhī jūn luàn tǒng 。
zhí ráo jiù dé yǎn jīng , dāng xià shī què bí kǒng 。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一二○

—— 釋宗杲

雲門舉起竹篦,擬議知君亂統。
直饒救得眼睛,當下失卻鼻孔。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yún mén jǔ qǐ zhú bì , nǐ yì zhī jūn luàn tǒng 。
zhí ráo jiù dé yǎn jīng , dāng xià shī què bí kǒng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云门举起竹篦,准备论述你统治的混乱之处。
尽管成功挽救了眼睛,但却立刻失去了鼻孔。
全文总结:
这段古文描写了一个人(可能是统治者)在面对问题时采取的行动,他举起竹篦拟议自己的统治混乱之处。然后,虽然他成功地挽救了眼睛(可能是善于辨别问题的意象),但却同时失去了鼻孔(可能是失去了洞察问题根源的能力)。这段文字通过寓意来表达对某些人在处理问题时只看到表面,而忽视了问题本质的批评。

赏析:这首诗是释宗杲创作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120首。诗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戏谑的情境,通过竹篦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常常在面临重要决策时思维混乱、左右为难的境地。
首句“云门举起竹篦”,云门是佛教宗派名字,竹篦则是一种用来梳理东西的工具,这里可以理解为在重要场合,人们举起竹篦,暗喻他们要做出重大的决策或提出重要的议论。
接着诗句“拟议知君乱统”,“知君乱统”表明了人们在议论之中,意见纷纷,无法统一。竹篦象征着混乱的思维,人们试图整理自己的思绪,但往往难以取得一致。
接下来的句子“直饶救得眼睛,当下失却鼻孔”,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的处境。他们可能成功地解决了一个问题(救得眼睛),但却在此过程中失去了另一个(失却鼻孔),这强调了在复杂决策中的得失和权衡。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人们在决策和讨论中的混乱和难题,通过竹篦的隐喻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情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宗杲写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宗杲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後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後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於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复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於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谥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 查看更多>>

释宗杲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