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sòng qī shí bā shǒu qí yī sì
偈颂七十八首 其一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正觉 (shì zhèng jué)

心不能缘,口不能议。
直须退步荷担,切忌当头触讳。
风月寒清古渡头,夜船拨转琉璃地。

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xīn bù néng yuán , kǒu bù néng yì 。
zhí xū tuì bù hé dān , qiè jì dāng tóu chù huì 。
fēng yuè hán qīng gǔ dù tóu , yè chuán bō zhuǎn liú lí dì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心中的感情不能随意泄露,口中的言论不能随意传播。
要直接后退,承担责任,切忌冒失地触犯禁忌。
在寒冷清冽的风月之下,来到古老的渡头,夜晚里,船只转向了美丽的琉璃地。
全文总结:这段文字强调了保守心中感情和谨慎言论的重要性,同时警示人们避免冒犯禁忌。接着描述了一个人在寒冷的风月中,夜晚驾船来到美丽的琉璃地。整体表达了谨慎和警惕的态度,并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情节。

赏析:这首诗是释正觉的《偈颂七十八首》中的第14首。诗中表达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之道。
首先,诗人通过“心不能缘,口不能议”表达了禅宗思想的核心——超越言语和思维,直面内心的本源。这是禅宗修行的基础,要摆脱世俗的纷扰,让心静下来。
接下来的两句“直须退步荷担,切忌当头触讳”强调了修行者需要主动放下世俗的负担和禁忌。退步荷担是象征放下功名利禄,摆脱执着。切忌当头触讳则是提醒修行者不要违背佛法的规定和道德准则。
最后两句“风月寒清古渡头,夜船拨转琉璃地”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了修行者在寂静与冷清中,通过心灵的净化,逐渐接近“琉璃地”,也就是解脱与涅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正觉写的《偈颂七十八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正觉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於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於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於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 查看更多>>

释正觉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