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liù shí jiǔ shǒu qí liù wǔ
偈六十九首 其六五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道宁 (shì dào níng)

摩竭正令,未免崎岖。
少室垂慈,早伤风骨。
腰囊挈锡,辜负平生。
炼行灰心,递相钝致。
争似春雨晴,春山青。
白云三片五片,黄鸟一声两声。
千眼大悲看不足,王维虽巧画难成。
直饶便恁麽,犹是涉途程。
人从卞州来,不得东京信。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mó jié zhèng lìng , wèi miǎn qí qū 。
shǎo shì chuí cí , zǎo shāng fēng gǔ 。
yāo náng qiè xī , gū fù píng shēng 。
liàn xíng huī xīn , dì xiāng dùn zhì 。
zhēng sì chūn yǔ qíng , chūn shān qīng 。
bái yún sān piàn wǔ piàn , huáng niǎo yī shēng liǎng shēng 。
qiān yǎn dà bēi kàn bù zú , wáng wéi suī qiǎo huà nán chéng 。
zhí ráo biàn nèn mó , yóu shì shè tú chéng 。
rén cóng biàn zhōu lái , bù dé dōng jīng xì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摩竭的命令,使得我不得不经历许多曲折困难。
在少室受到慈爱,却早早损伤了身体。
背着腰囊,带着行囊,却辜负了一生的心愿。
修炼走了心灰意冷的路,互相间渐渐迟钝。
与其说像春天细雨之后晴朗,倒不如说像春山苍翠欣欣向荣。
白云时而三片时而五片,黄鸟时而一声时而两声。
即便千眼观音的大慈悲也看不够,王维的绘画虽然巧妙但难以成就。
就算真的如此,依然是经历了艰辛的旅程。
我从卞州来,可却无法得到东京的消息。
总结:这古文描写了作者经历的一段崎岖旅程,受到了少室的疼爱,但却因此损伤了身体。他背着腰囊,辜负了一生的愿望。修炼的路途中,逐渐心灰意冷,彼此之间也越来越迟钝。与春天的山水相比,作者感觉像是苍凉的春山,而不是春雨之后的晴朗。白云时隐时现,黄鸟时鸣时息。即使拥有千眼观音的慈悲心,也难以看透所有事物。王维的绘画虽然巧妙,但难以完美呈现。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走完了这段艰辛的旅程,但却无法得到他期望的东京消息。

赏析:
这首诗以禅宗高僧释道宁的视角,表达了修行者在佛法道路上经历的坎坷和苦楚。诗中通过意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艰辛和修行的责任。
诗人以“摩竭正令”为开篇,描述修行之路充满艰难险阻。接着以“少室垂慈”描绘了修行者对信仰的执著和孜孜不倦的精神。腰囊挈锡象征着修行者身负的责任,但又“辜负平生”,突显了修行者内心的无奈和困惑。
诗中通过“炼行灰心,递相钝致”表达了修行过程中心性的锻炼,以及修行者愈战愈勇的决心。随后通过对春雨、春山、白云、黄鸟的生动描写,寓意了修行者对生活的向往和心境的宁静。
最后两句“千眼大悲看不足,王维虽巧画难成”展现了对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敬仰和对艺术的领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修行者即便经历了艰难,仍要坚定前行,不被外界所干扰。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道宁写的《偈六十九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道宁介绍:🔈

释道宁(一○五三~一一一三),俗姓王,歙溪(今安徽歙县)人。祝发蒋山泉禅师,依雪窦老良禅师。踰二年,遍历丛林,参诸名宿。晚至白莲,参五祖法演禅师,顿彻法源。徽宗大观中,住潭州开福寺。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一。爲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一百三十二首。 查看更多>>

释道宁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