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 luàn hòu zì yī zá shī qí yī wǔ
兵乱後自嬄杂诗 其一五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吕本中 (lǚ běn zhōng)

一纪幽栖地,宛然高树林。
比邻风雨散,垣屋草莱深。
池面华光歇,井床苔色侵。
衰年筋力弱,阁道罢登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yī jì yōu qī dì , wǎn rán gāo shù lín 。
bǐ lín fēng yǔ sàn , yuán wū cǎo lái shēn 。
chí miàn huá guāng xiē , jǐng chuáng tái sè qīn 。
shuāi nián jīn lì ruò , gé dào bà dēng lí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一个幽静的地方,有一片像高大的树林一样的景象。与邻居相比,经历风雨的洗礼,房屋的围墙已经破散,屋里的草木长得很茂盛。池塘的水面上的光华逐渐消失,井床上布满了苔藓的绿色。因为年老体衰,筋力已经不如从前,所以登临高阁的道路也不再去往。
总结:这段古文描写了一个宁静而隐蔽的地方,其中的房屋已经残破,草木茂盛,池塘光华消退,井床被苔藓覆盖。作者叹息自己年老体衰,不再有力去登临高阁。全文流露出一种颇具忧伤的氛围。

赏析:: 这首古诗《兵乱后自嬄杂诗 其一五》描述了作者吕本中的幽居生活。他透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在动荡战乱后寻求安宁和宁静的愿望。诗人以简练而质朴的语言,勾勒出幽栖之地的宁静祥和,以及岁月变迁下的苍凉和衰老之感。
首节"一纪幽栖地,宛然高树林。"描绘了幽居地的景致,树林高耸,给人宽广和宁静之感。接着描述了世事的变迁,"比邻风雨散,垣屋草莱深。"表现了兵乱后社会动荡,房舍荒废,疏离感愈发明显。接下来,"池面华光歇,井床苔色侵。"通过描写池塘和井床的情况,展现了岁月流逝,自然界的变化,凸显了光阴的无情和衰老的痕迹。最后两句"衰年筋力弱,阁道罢登临。"则表达了诗人身处衰年,体力渐衰,再也不愿登高远望的情感。
标签: 写景, 抒怀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吕本中写的《兵乱後自嬄杂诗》系列:

本文作者吕本中介绍:🔈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据曾几《东莱先生诗集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四),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开封(今属河南)人。幼以荫授承务郎。徽宗政和、宣和间,官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枢密院编修。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召爲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八年,擢中书舍人,兼侍读,权直学士院。同年十月,因反对和议,罢职,提兴太平观。卒,谥文清。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後人亦将其附入江西诗派。有《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外集》三卷,及《紫微诗话》等。《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吕本中诗,前二十卷以宋乾道间沈度刻《东莱先生诗集》(《四部丛刊》... 查看更多>>

吕本中的诗:

吕本中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