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liù shí jiǔ shǒu qí èr ○
偈六十九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道宁 (shì dào níng)

春风浩浩,春鸟喃喃。
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大圆镜里,扣己而参,便恁麽去也太无端。
文殊去後无消息,休问前三与後三。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

chūn fēng hào hào , chūn niǎo nán nán 。
shān huā kāi sì jǐn , jiàn shuǐ zhàn rú lán 。
dà yuán jìng lǐ , kòu jǐ ér cān , biàn nèn mó qù yě tài wú duān 。
wén shū qù hòu wú xiāo xī , xiū wèn qián sān yǔ hòu s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春风汹涌,春鸟啁啾。
山上的花朵像锦缎一样绽放,涧中的水清澈如蓝。
在大圆镜前,反观自己而参悟,这样离去实在毫无意义。
文殊离去后没有任何消息,不要询问他前面的三生,也不要问他后面的三生。
总结:这句古文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心境。春风飘荡,春鸟鸣叫,山上的花朵绚烂多彩,涧水清澈见底。接着谈到一个人在大圆镜前反省自己,但离去却显得毫无意义。最后提及文殊的离去和人们对他过去和未来的追问。

赏析:: 这首诗是释道宁创作的《偈六十九首》中的第二十首。它以清新的春景为背景,表达了一种自然与心境的和谐。诗中通过描绘春风、春鸟、山花和涧水,展现出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作者通过比喻山花如锦,涧水如蓝,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然而,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色的描写,他在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内心思考。他提到“大圆镜里,扣己而参”,意味着在大圆镜中反思自己的内心,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越。这是佛教思想中的一种修行观念,要求个体超越自我,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最后两句“文殊去后无消息,休问前三与后三”则是提到了文殊菩萨的离去,并表示不再问前三世和后三世的事情,也可以理解为放下过去和未来的烦恼,专注当下的修行。
标签: 写景、抒情、禅意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道宁写的《偈六十九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道宁介绍:🔈

释道宁(一○五三~一一一三),俗姓王,歙溪(今安徽歙县)人。祝发蒋山泉禅师,依雪窦老良禅师。踰二年,遍历丛林,参诸名宿。晚至白莲,参五祖法演禅师,顿彻法源。徽宗大观中,住潭州开福寺。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一。爲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一百三十二首。 查看更多>>

释道宁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