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ān zhōu zá shī èr shí shǒu qí sì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梅尧臣 (méi yáo chén)

伍员奔吴日,苍皇及水滨。
弯弓射楚使,解剑与渔人。
抉目观亡国,鞭尸失旧臣。
犹为夜涛怒,来往百川频。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wǔ yuán bēn wú rì , cāng huáng jí shuǐ bīn 。
wān gōng shè chǔ shǐ , jiě jiàn yǔ yú rén 。
jué mù guān wáng guó , biān shī shī jiù chén 。
yóu wèi yè tāo nù , lái wǎng bǎi chuān pí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伍员奔向吴国的日子,来到苍皇的水滨。
他弯起弓箭,射中楚国的使者,交出解剑给渔夫。
他凝视着亡国的景象,用鞭子抽打着已逝的忠臣。
即使在夜晚,他的怒火仍然像波涛一样汹涌,他频繁地穿梭于各个江河之间。

这首诗描述了伍员离开自己的国家奔赴吴国的情景。他在吴国水滨射中楚国使者,与当地渔夫交换剑。诗中还描述了他观察亡国景象、惩罚旧时忠臣的情景,以及他愤怒的心情如同夜晚的波涛一般激荡,频繁往来于各条江河之间。

这首诗《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四》是梅尧臣创作的,它描绘了一幅充满战乱和沧桑感的画面。现在让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以伍员奔吴为开篇,勾勒出了一个乱世的场景。伍员奔吴是一个历史事件,意味着国家动荡,战乱不断。苍皇及水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江水的浩瀚,伴随着壮丽的自然景色,人们却不得不面对着战乱。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位弯弓射楚使的场景,表现出国家的紧张局势。解剑与渔人的描写暗示了百姓也被卷入了这场战争,他们被迫丢弃了平静的生活,拿起了武器。
诗中的抉目观亡国和鞭尸失旧臣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昔日忠臣的感伤。这些情感使诗中的氛围更加压抑和沉痛。
最后两句“犹为夜涛怒,来往百川频”以自然景观的形象,突显出动荡和不安的国家局势,就像汹涌的波浪一样。这个比喻使得整首诗更具有象征性和深刻的内涵。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梅尧臣写的《宣州杂诗二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梅尧臣介绍:🔈

本卷作于皇佑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冲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查看更多>>

梅尧臣的诗:

梅尧臣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