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i yǔ
梅雨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柳宗元 (liǔ zōng yuán)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méi shí yíng shí yǔ , cāng máng zhí wǎn chūn 。
chóu shēn chǔ yuán yè , mèng duàn yuè jī chén 。
hǎi wù lián nán jí , jiāng yún àn běi jīn 。
sù yī jīn jìn huà , fēi wèi dì jīng chén 。

写雨

梅雨

—— 柳宗元

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
海霧連南極,江雲暗北津。
素衣今盡化,非爲帝京塵。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méi shí yíng shí yǔ , cāng máng zhí wǎn chūn 。
chóu shēn chǔ yuán yè , mèng duàn yuè jī chén 。
hǎi wù lián nán jí , jiāng yún àn běi jīn 。
sù yī jīn jìn huà , fēi wèi dì jīng ché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杨梅结实正是阴雨连绵的时候,天地苍茫一片,时间恰是晚春。
愁深难眠更哪堪楚猿夜啼,好梦易醒禁不住越鸡伺晨。
雨雾朦朦从海隅直达南极边的尽头,江涛汹汹淹没了北去的渡口。
身上的白衣被江南的梅雨墨染,却不是京城的尘埃所为。

注释:
⑴梅雨:农历四五月间,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其雨叫梅雨,也叫黄梅雨,
⑵梅实:杨梅的果实,俗称杨梅。
⑶楚、越:泛指江南,这里都是指江南的永州,永州是荆楚的最南端,也是南越的最北处。
⑷海雾:海上的雾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此处借其乡思之苦的意。
⑸江雪:江涛如雪,一作“江云”。北津:北去的渡口。
⑹“素衣”两句:素衣,白色的衣。这里是化用典故,谢脁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这是说“京洛有许多灰沙,白衣服都被染成黑的了。”柳宗元是反其意而用之。


赏析:

  首联写实景。梅子成熟时,正是江南晚春季节。阴雨绵绵,大地苍茫一片,这梅雨,有时一下就是十几天,甚至一月余。在这样的季节里,一个长居江南的人也会感到愁闷,更不必说是“俟罪非真吏”的流放囚徒了。对这梅雨中的沉闷更加不适应,更是愁上加愁。作者在这一联写“苍茫”的梅雨,就给诗定下了“忧愁”的基调,这“忧愁”是沉沉地压在诗人的心头,挥不去,驱不散,化不开。颔联写柳州之荒凉,夜里能听见猿猴悲啼,早晨被远处的鸡声惊醒,皆言人烟稀少。愁与梦,更是诗人不得志的心态写照。颈联写天气景象,一片朦胧晦暗,恰好是诗人此时境遇的象征。尾联用典。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谢朓诗:“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字面写白色的衣服变成了黑色,但不是京城尘埃所染,而是边城气候。言外之意却是从此入京无份了——政治前途何其渺茫,心里必定愁苦。

  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借苍茫细雨来抒发作者无边无际的思乡忧愁;蒙蒙、沉沉的细雨,就是作者那深深、浓浓的思乡之情。作者借景抒情,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诗中的一个“愁”、一个“梦”,点化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情与景紧密联在一起,是有独特沉郁的风格。


创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失意的作者在永州遇上糟糕天气,心中更是苦闷,遂作此诗。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17 首名为《梅雨》的诗:

本文作者柳宗元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爲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永州司马。宗元少精警绝伦,爲文章雄深雅健,踔厉风发,爲当时流辈所推仰。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居闲益自刻苦。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读者爲之悲恻。元和十年,移柳州刺史。江岭间爲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爲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卒,年四十七。集四十五卷,内诗二卷,今编爲四卷。 查看更多>>

柳宗元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