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n xī zá yǒng qí èr
云溪杂咏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郭印 (guō yìn)

俗客寻常少,珍禽自在啼。
一溪如练浄,万竹与云齐。
纵目心贪看,回头路却迷。
清游殊未足,日下小桥西。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sú kè xún cháng shǎo , zhēn qín zì zài tí 。
yī xī rú liàn jìng , wàn zhú yǔ yún qí 。
zòng mù xīn tān kàn , huí tóu lù què mí 。
qīng yóu shū wèi zú , rì xià xiǎo qiáo x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俗人往来稀少,稀有的珍禽自由自在地鸣叫着。眼前的小溪如同一条洁净的丝练,成千上万的竹子与云彩一同融合。虽然眼睛贪婪地想看得更多,但回头一看,却迷失了方向。清幽的游览仍未尽兴,日影已偏西,小桥在西边。
全文可以总结:为描绘了一个幽静美丽的景色,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时,心神既欣喜又迷茫,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游览之乐的未尽满足。

赏析:郭印的《云溪杂咏 其二》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云溪山水之间的游览,以及他对大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
首句“俗客寻常少,珍禽自在啼”,表达了游客稀少,珍禽自由自在鸣叫的景象。这里的“俗客”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宁静和少有人迹的特点,与大自然的和谐相互呼应。
接下来的两句“一溪如练浄,万竹与云齐”将我们带入了一幅宛如世外桃源的画面。诗人用“一溪如练浄”来形容清澈的小溪,而“万竹与云齐”则勾勒出了茂密的竹林和云雾缭绕的景象,这种自然之美让人陶醉。
然后诗中提到“纵目心贪看,回头路却迷”,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美景的沉醉,但也暗示着在这样的美景中容易迷失方向。这或许也是诗人想要表达的人生哲理,即在追求美丽和享受当下的同时,也要时刻谨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最后两句“清游殊未足,日下小桥西”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清游的不满足,暗示着他对更多美景的向往和探索。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郭印写的《云溪杂咏》系列:

本文作者郭印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历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後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後即退老於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於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郭印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