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n xī zá yǒng qí yī èr
云溪杂咏 其一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郭印 (guō yìn)

小阁供遐眺,凝眸万景闲。
江流连旷野,林杪出遥山。
思远凭栏外,吟成倚杖间。
乾坤无尽藏,造物岂容悭。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xiǎo gé gòng xiá tiào , níng móu wàn jǐng xián 。
jiāng liú lián kuàng yě , lín miǎo chū yáo shān 。
sī yuǎn píng lán wài , yín chéng yǐ zhàng jiān 。
qián kūn wú jìn cáng , zào wù qǐ róng qi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小阁里供着一处可以远眺的地方,我凝视着眼前无垠的美景,心情闲适宁静。江水不断流淌穿过辽阔的野野草原,林木的尽头隐约可见遥远的山峦。我心怀遐想,倚在栏杆外面,吟咏诗篇就在手边的拐杖间完成。天地间广袤无尽,创造万物的造物主又岂会吝啬质物。
总结:这篇古文表达了作者在小阁中静静凝望美景,思绪遨游。描绘了江流穿越荒野,林木掩映远山的壮丽景色。作者凭栏远眺,心情悠闲,借着拐杖吟咏诗篇。最后表达了天地广袤无垠,万物造物无尽奥妙的思想。

赏析::
郭印的《云溪杂咏 其一二》表现了一种恬静、闲适的境界。首先,诗中的小阁和江流、山林形成鲜明的对比,小阁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淡然,而江流、山林则代表外部的广阔自然景色,这种对比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氛围。
作者提到“思远凭栏外”,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这种对远方的向往与凭栏而立的姿态相互呼应,增加了诗意的深度。而“吟成倚杖间”的情景则表现了诗人在这宁静之地,静静地吟咏,抒发内心的感慨与情感。
最后两句“乾坤无尽藏,造物岂容悭”则突出了大自然的宽广与丰富,提醒人们要心怀宽广,不要贪婪。这与前文中的小阁、凭栏形成了反差,强调了内心宁静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标签:
抒情、写景、哲理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郭印写的《云溪杂咏》系列:

本文作者郭印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历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後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後即退老於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於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郭印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