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liù shí èr shǒu shí sān
颂六十二首 十三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道世 (dào shì)

含识皆畏死,有命惧嶮危。
如鱼困池涸,难逢流水希。
亲疎皆父母,何得不悲时(一作「辄相欺」)。
何慈救厄苦(一作「慈悲救危苦」)。
福报自然随。
(见同书卷八《放生部》。
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八二之异文。
)。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

hán shí jiē wèi sǐ , yǒu mìng jù xiǎn wēi 。
rú yú kùn chí hé , nán féng liú shuǐ xī 。
qīn shū jiē fù mǔ , hé dé bù bēi shí ( yī zuò 「 zhé xiāng qī 」 ) 。
hé cí jiù è kǔ ( yī zuò 「 cí bēi jiù wēi kǔ 」 ) 。
fú bào zì rán suí 。
( jiàn tóng shū juàn bā 《 fàng shēng bù 》 。
zhù yī zuò zhě , wèi 《 fǎ yuàn zhū lín 》 juàn bā èr zhī yì wén 。
) 。

頌六十二首 十三

—— 道世

含識皆畏死,有命懼嶮危。
如魚困池涸,難逢流水希。
親疎皆父母,何得不悲時(一作「輒相欺」)。
何慈救厄苦(一作「慈悲救危苦」)。
福報自然隨。
(見同書卷八《放生部》。
注一作者,爲《法苑珠林》卷八二之異文。
)。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

hán shí jiē wèi sǐ , yǒu mìng jù xiǎn wēi 。
rú yú kùn chí hé , nán féng liú shuǐ xī 。
qīn shū jiē fù mǔ , hé dé bù bēi shí ( yī zuò 「 zhé xiāng qī 」 ) 。
hé cí jiù è kǔ ( yī zuò 「 cí bēi jiù wēi kǔ 」 ) 。
fú bào zì rán suí 。
( jiàn tóng shū juàn bā 《 fàng shēng bù 》 。
zhù yī zuò zhě , wèi 《 fǎ yuàn zhū lín 》 juàn bā èr zhī yì wén 。
)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含识的人都害怕死亡,拥有一命之人也害怕险阻困难。就像鱼被困在干涸的池塘里,难以遇到流动的水源一样,难以寻觅到希望的机会。亲疏之间都如同父母般关怀,为何在困苦的时刻还会相互欺骗(或误伤)呢?何不以慈悲之心互相救济,共同度过苦难呢?幸福和善果将自然随之而来。

总结:全文:全文表达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和面对困难时的无奈。以鱼被困池塘难觅流水为比喻,指出在困境中很难寻找到希望。作者呼吁人们不应该互相欺骗,而应该以慈悲之心彼此帮助,因为善果和幸福会随之而来。同时,文中还指出这篇文字的来源和异文的出处。

这首诗是《颂六十二首 十三》的一部分,作者是道世。诗中表达了对生死、命运、亲情和善行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首先提到人们都害怕死亡,因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谁都害怕未知的命运。然后,他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人们的处境,将人比作困在干涸的池塘中的鱼,难以找到流水。这里,池塘代表有限的生命,流水代表机会和希望。
诗人继续表达了亲情的重要性,称亲人不论亲疏都像是父母,这是因为在困难时刻,亲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和支持。接着,诗人谈到了慈悲和善行的价值,认为善行会带来福报,因为积累善行的人会得到自然的回报。
总的来说,这首诗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以及亲情和慈悲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刻,行善积德,因为这些是通向幸福和福报的途径。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道世写的《颂六十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道世介绍:🔈

道世,俗姓韩,字玄恽,伊阙人。後避太宗讳以字行。年十二出家,显庆中诏居京师西明寺。所着有《法苑珠林》、《诸经要集》、《四分律讨要》、《金刚经集注》等。卒於总章元年後。一云弘道元年卒。诗六十二首。(《全唐诗》无道世诗,传据《宋高僧传》卷四、《释氏疑年录》卷四) 查看更多>>

道世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