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liù shí èr shǒu wǔ shí yī
颂六十二首 五十一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道世 (dào shì)

能仁矜幻苦,圣意愍重昏。
哀愚开摄受,训诱方便门。
法身徧法界,摄化指只园。
俱销五道缚,共解四魔怨。
三修祛爱马,六念静心猿。
禅池澄定水,觉意动声喧。
慧风吹法鼓,振我无明尘。
常须近善友,开我未曾闻。
(见同书卷八一《观苦部》)。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néng rén jīn huàn kǔ , shèng yì mǐn chóng hūn 。
āi yú kāi shè shòu , xùn yòu fāng biàn mén 。
fǎ shēn biàn fǎ jiè , shè huà zhǐ zhī yuán 。
jù xiāo wǔ dào fù , gòng jiě sì mó yuàn 。
sān xiū qū ài mǎ , liù niàn jìng xīn yuán 。
chán chí chéng dìng shuǐ , jué yì dòng shēng xuān 。
huì fēng chuī fǎ gǔ , zhèn wǒ wú míng chén 。
cháng xū jìn shàn yǒu , kāi wǒ wèi céng wén 。
( jiàn tóng shū juàn bā yī 《 guān kǔ bù 》 ) 。

頌六十二首 五十一

—— 道世

能仁矜幻苦,聖意愍重昏。
哀愚開攝受,訓誘方便門。
法身徧法界,攝化指祇園。
俱銷五道縛,共解四魔怨。
三修祛愛馬,六念靜心猿。
禪池澄定水,覺意動聲喧。
慧風吹法鼓,振我無明塵。
常須近善友,開我未曾聞。
(見同書卷八一《觀苦部》)。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néng rén jīn huàn kǔ , shèng yì mǐn chóng hūn 。
āi yú kāi shè shòu , xùn yòu fāng biàn mén 。
fǎ shēn biàn fǎ jiè , shè huà zhǐ zhī yuán 。
jù xiāo wǔ dào fù , gòng jiě sì mó yuàn 。
sān xiū qū ài mǎ , liù niàn jìng xīn yuán 。
chán chí chéng dìng shuǐ , jué yì dòng shēng xuān 。
huì fēng chuī fǎ gǔ , zhèn wǒ wú míng chén 。
cháng xū jìn shàn yǒu , kāi wǒ wèi céng wén 。
( jiàn tóng shū juàn bā yī 《 guān kǔ bù 》 )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能仁宽容虚幻的苦难,圣者悲悯愚昧的愚糊。
哀怜迷惑之人,启发引导至便利的门径。
法身普遍贯穿法界,引导众生指向只有的解脱园地。
一同消除五条束缚,共同解除四魔的怨恨。
三修离开欲望的马,六念使心猿平静。
禅池的水清澈而平定,觉者的意念却动荡喧嚣。
智慧的风吹响法鼓,振动让我离无明的尘埃。
常常接近善良的朋友,启迪我未曾听闻的真理。(见《同书卷八一《观苦部》)。



总结:

本文表达了能仁的广大胸怀与虚幻世界中的苦难,圣者对愚昧者的悲悯,以及对迷惑众生提供引导的训诱。法身普遍贯穿法界,摄化众生指向解脱的园地。共同消除束缚,解除魔怨,修行离欲马,静心六念。禅池澄清心水,觉者意念动荡。智慧之风吹响法鼓,震悼我无明尘。常需接近善友,开启未曾听闻的真理。

赏析::
这首诗《颂六十二首 五十一》是出自道世的佛教颂赞之一。全诗以佛教教义为主题,表达了对佛陀智慧和慈悲的赞美,以及对修行者的启示和鼓励。以下是对诗的详细赏析:
在诗的开篇,诗人道世提到“能仁矜幻苦”,这里以“矜幻苦”表现出佛陀的慈悲心和智慧,他关切众生的苦难,希望能引导他们脱离幻想的苦恼。接着,诗中提到“圣意愍重昏”,强调佛陀的智慧能够唤醒众生沉重的迷惑,使他们觉醒。
第二句“哀愚开摄受,训诱方便门”,讲述佛陀怜悯愚昧的众生,以恩慈的方式引导他们,启示他们修行的方法。这里提到“方便门”,强调佛法的巧妙和多样性,适应不同众生的需求。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佛陀的法身遍布法界,摄化众生,解脱他们的痛苦,这是佛陀慈悲广大的表现。同时,他销除五道缚和解散四魔怨,为众生带来解脱和平安。
诗中提到的“三修祛爱马,六念静心猿”是佛教修行的方式,强调内心的纯净和冥想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谈到了禅池澄定水,觉意动声喧,表现出冥想修行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强调了与善知识的交往,以及借助善知识的启发来开启修行之门,摆脱无明的迷惑。全诗通过对佛陀和佛法的赞美,以及对修行者的鼓励,传达出了佛教的核心理念和道德教诲。
标签: 抒情、佛教、教义、修行、慈悲、智慧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道世写的《颂六十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道世介绍:🔈

道世,俗姓韩,字玄恽,伊阙人。後避太宗讳以字行。年十二出家,显庆中诏居京师西明寺。所着有《法苑珠林》、《诸经要集》、《四分律讨要》、《金刚经集注》等。卒於总章元年後。一云弘道元年卒。诗六十二首。(《全唐诗》无道世诗,传据《宋高僧传》卷四、《释氏疑年录》卷四) 查看更多>>

道世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