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liù shí èr shǒu èr shí sān
颂六十二首 二十三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道世 (dào shì)

经行林树下,求道志能坚。
既有神通力,振锡远乘烟。
一登四弘誓,至道莫能先。
不贪旷劫寿,何论延促年。
(见同书卷二七《违损部》)。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jīng xíng lín shù xià , qiú dào zhì néng jiān 。
jì yǒu shén tōng lì , zhèn xī yuǎn chéng yān 。
yī dēng sì hóng shì , zhì dào mò néng xiān 。
bù tān kuàng jié shòu , hé lùn yán cù nián 。
( jiàn tóng shū juàn èr qī 《 wéi sǔn bù 》 ) 。

頌六十二首 二十三

—— 道世

經行林樹下,求道志能堅。
既有神通力,振錫遠乘煙。
一登四弘誓,至道莫能先。
不貪曠劫壽,何論延促年。
(見同書卷二七《違損部》)。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jīng xíng lín shù xià , qiú dào zhì néng jiān 。
jì yǒu shén tōng lì , zhèn xī yuǎn chéng yān 。
yī dēng sì hóng shì , zhì dào mò néng xiān 。
bù tān kuàng jié shòu , hé lùn yán cù nián 。
( jiàn tóng shū juàn èr qī 《 wéi sǔn bù 》 )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林木茂密的树下行走,寻求道义的志向能够坚定。
既然拥有了神通的力量,就能骑着霞光远行。
一经宣誓传播四大弘法,至高无上的道理无人能够超越。
不贪恋那遥远的劫数寿命,又何需考虑延长或缩短岁月。(见同书卷二七《违损部》)。



总结:

这段文字强调了追求道义、志向坚定的重要性,同时提及神通力量和传播弘法的使命。并告诫人们不要过于在意生命的长短,而要专注于修行。

赏析::
这首诗是道世所作的《颂六十二首》中的第二十三首。它表达了一个修行者对于追求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人经过茂密的林木,行走在神秘的大自然之中,他的内心充满了对道路的渴望和追求。这里的林树下,象征着世间的纷扰和烦忧,而诗人却坚定地走在这片林树之下,寻求道路。这种景象展示了修行者对于内心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渴望。
诗中提到了“神通力”,这是修行者在道路上逐渐获得的神秘力量,它让他能够跨越凡俗的界限,超越尘世的束缚。这种力量使他能够“振锡远乘烟”,意味着他可以驾驭禅定的力量,飞越远方,进一步追求道路的深度。
诗人在诗中提到“四弘誓”,这是佛教修行中的四种誓愿,包括普度众生、舍离贪欲、修行戒律和广大慈悲。诗人表示一旦立下这些誓愿,就会走上至高无上的道路,没有人能够超越他。这体现了他坚定的信仰和决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寿命和世俗欲望的淡泊态度。他不贪求长寿,也不担心岁月的流逝,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越尘世的道路。他的心灵已经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这是他修行的最终目标。
标签: 写景、抒情、宗教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道世写的《颂六十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道世介绍:🔈

道世,俗姓韩,字玄恽,伊阙人。後避太宗讳以字行。年十二出家,显庆中诏居京师西明寺。所着有《法苑珠林》、《诸经要集》、《四分律讨要》、《金刚经集注》等。卒於总章元年後。一云弘道元年卒。诗六十二首。(《全唐诗》无道世诗,传据《宋高僧传》卷四、《释氏疑年录》卷四) 查看更多>>

道世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