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rì zá yǒng shí shǒu qí qī
秋日杂咏十首 其七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光 (lǐ guāng)

杖策寻幽路欲迷,华鬘椎髻杂生黎。
空阶秋晚无霜叶,自把清诗竹上题。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zhàng cè xún yōu lù yù mí , huá mán zhuī jì zá shēng lí 。
kōng jiē qiū wǎn wú shuāng yè , zì bǎ qīng shī zhú shàng tí 。

秋日雜詠十首 其七

—— 李光

杖策尋幽路欲迷,華鬘椎髻雜生黎。
空階秋晚無霜葉,自把清詩竹上題。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zhàng cè xún yōu lù yù mí , huá mán zhuī jì zá shēng lí 。
kōng jiē qiū wǎn wú shuāng yè , zì bǎ qīng shī zhú shàng tí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杖策寻幽路欲迷,手执拐杖寻找幽僻的小道,却有些迷失方向,不知何处前行。华鬘椎髻杂生黎,头上戴着华丽的发饰和高髻,却与普通百姓混在一起。
空阶秋晚无霜叶,空空荡荡的台阶上,秋日晚上却没有霜叶的痕迹,干净整洁。自把清诗竹上题,心情自然地将清新的诗句题刻在竹子上。
总结:诗人手持拐杖,探寻僻静的小径,但可能迷失了方向。他打扮得很华丽,却与普通百姓混在一起。秋日晚上,台阶上干净无霜叶的痕迹,诗人将自己心境的清新写在竹子上。整体描写了诗人在秋日探幽的情景,并映射出他内心的淡然和清新。

赏析:这首古诗《秋日杂咏十首 其七》由李光创作,描述了一位文人在秋日中,持杖寻幽径道,一头华鬘椎髻飘扬,路旁的秋叶已无霜痕,他自发把清诗书写在竹上的情景。
诗人通过这幅画面,巧妙地表现了秋日的宁静和诗意。秋天的景色常常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正如诗中的"寻幽路欲迷",暗示了诗人对幽静之地的向往。华鬘椎髻杂生黎,点缀着诗人的行程,也增添了一丝仙气。
而"空阶秋晚无霜叶"则表现了秋天的到来,清爽的空气中已经没有了霜冻,暗示着季节的变迁。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思绪写在竹上,突显了他在这美丽的秋日中,由内而外地产生的诗意和创作灵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光写的《秋日杂咏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李光介绍:🔈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虞东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入爲符宝郎,以言事贬监汀州酒税。钦宗即位,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改知临安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抚使,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寿春府,落职提举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五二、五八)。寻知湖州,历知平江府、台州、温州。七年,爲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书卷一一七)。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 查看更多>>

李光的诗:

李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