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 mián jū shì huà shí liù dà ā luó hàn zàn qí yī sì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 其一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纲 (lǐ gāng)

麌麌群鹿,出于岩端。
植杖倚松,寓目纵观。
风度凝然,万法皆了。
去髪留髭,岂无所表。

○○平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

yǔ yǔ qún lù , chū yú yán duān 。
zhí zhàng yǐ sōng , yù mù zòng guān 。
fēng dù níng rán , wàn fǎ jiē le 。
qù fà liú zī , qǐ wú suǒ biǎo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麌麌群鹿,从岩石的尽头出现。
我手持拄杖,依靠松树,眼神放纵,纵观四野。
我风姿凝然,万法皆尽在我心中。
剃去头发,留下胡须,又岂非有所表达。
总结:在这篇古文中,作者以自然景物中的群鹿和松树为背景,表达了一种超然自得、洞悉万物之理的心境。他身着朴素,剃去头发,只留胡须,展现出豁达洒脱的生活态度。全文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认知。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 其一四》赏析:
这首诗由李纲创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诗人以豪放的笔墨勾勒出景象:一群麌麌(古代对鹿的称呼)从山岩的尽头走出,植杖倚松的居士静静地注视着。整个场景充满了宁静和超然之感。
诗中提到的“风度凝然,万法皆了”表达了居士的境界非常高超,仿佛已经通达了万法之道。他以禅定的心境观察这些鹿,表现出内心的宁静和超越尘世的境界。另外,诗中提到居士的“去髪留髭”,暗示着他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琐碎,专注于精神修养。
最后两句“岂无所表”则反映了居士的境界超越了言语,无法用言辞来表达。整首诗强调了静观自然、悟道修行的主题,表达了禅宗思想中追求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纲写的《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系列:

本文作者李纲介绍:🔈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复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後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 查看更多>>

李纲的诗:

李纲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