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 mián jū shì huà shí liù dà ā luó hàn zàn qí qī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 其七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纲 (lǐ gāng)

宝珠腾空,光焰璀璨。
谛玩无斁,有见皆幻。
堂堂风仪,龙象之姿。
灵杵宝铎,往将加持。

仄平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bǎo zhū téng kōng , guāng yàn cuǐ càn 。
dì wán wú yì , yǒu jiàn jiē huàn 。
táng táng fēng yí , lóng xiàng zhī zī 。
líng chǔ bǎo duó , wǎng jiāng jiā chí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宝珠飞向空中,散发着明亮耀眼的光芒。
深思熟虑地玩味着它,却始终不觉得厌倦,因为所见之物都是幻象。
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宛如龙象的风姿。
手持灵杵和宝铎,即将施加神圣的加持。
总结:全文描绘了宝珠的神奇景象,以及人们在观察它时产生的思考与体悟。宝珠散发的光芒璀璨夺目,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深思。文中所提到的龙象风姿,以及手持灵杵和宝铎的形象,更是表达了宝珠背后神秘力量的象征。整篇文章透露着一种超越现实的玄幻氛围,引人遐想。

赏析:: 这首诗是李纲创作的《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 其七》。诗中表现了大阿罗汉的庄严和神秘。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绘,展现了大阿罗汉的圣洁和神秘性。首先,诗中提到“宝珠腾空,光焰璀璨”,形容大阿罗汉如宝珠一般悬浮在空中,散发出明亮的光芒,显示出其神性和威严。接着,诗中提到“谛玩无斁,有见皆幻”,意味着大阿罗汉对于一切事物都能深刻领悟,但也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幻象,这反映了佛教思想中的觉悟和超脱。诗中还描述了大阿罗汉的仪态,“堂堂风仪,龙象之姿”,形容其举止庄重,如同龙象一般的壮丽。最后,诗中提到“灵杵宝铎,往将加持”,意味着大阿罗汉具有加持众生的能力,拥有宝杵和法铎等神圣的法器。
标签: 佛教、神秘、庄严、加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纲写的《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系列:

本文作者李纲介绍:🔈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复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後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 查看更多>>

李纲的诗:

李纲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