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 mián jū shì huà shí liù dà ā luó hàn zàn qí sān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纲 (lǐ gāng)

叉指膝间,目视霄汉。
意象轩举,邈无畔岸。
刚大之气,塞于天渊。
俯仰无怍,纵心浩然。

平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chā zhǐ xī jiān , mù shì xiāo hàn 。
yì xiàng xuān jǔ , miǎo wú pàn àn 。
gāng dà zhī qì , sāi yú tiān yuān 。
fǔ yǎng wú zuò , zòng xīn hào rán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叉着手指,跪坐着,目光仰望天空。这时意象和情感都昂扬,宛如一片辽阔无边的湖泊。内心的力量雄浑壮大,仿佛被封存在遥远的天渊深处。无论是俯身或仰望,都毫不怯场,放纵着心中浩然之气。
总结: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气势恢弘、内心坚定的形象,他叉手指跪坐,凝视苍穹,内心充满自信和雄心壮志,恍若身处无边无际的湖泊之中,心境豁达自如。

赏析::
这首诗是李纲创作的《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 其三》,通过描写大阿罗汉的形象和内心境界,表现了一种虔诚和超脱尘世的宗教情感。
首句“叉指膝间,目视霄汉。”表现了大阿罗汉在冥想修行中的专注和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他坐于地上,手叉在膝间,目光却穿越云霄,注视着远方的天空,显示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内心宁静和深邃。
第二句“意象轩举,邈无畔岸。”继续强调了大阿罗汉的思维深度和远见卓识。他的思想如同高楼一般层次分明,没有边际,意象无限延伸,这种境界显示了他的博大和智慧。
第三句“刚大之气,塞于天渊。”描述了大阿罗汉内在的力量,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广阔的胸怀,这种力量堪比天渊,无法被限制和束缚。
最后一句“俯仰无怍,纵心浩然。”表达了大阿罗汉的从容和超然,无论是仰望苍穹还是低头凝思,他都毫不拘谨,内心深沉浩然,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
标签: 冥想、超脱、宗教、内心境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纲写的《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系列:

本文作者李纲介绍:🔈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复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後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 查看更多>>

李纲的诗:

李纲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