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sòng liù shí shǒu qí sān sì
偈颂六十首 其三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昙华 (shì tán huá)

心佛及衆生,笑而还复喜。
笑喜本无根,缁素诚有旨。
千古万古人,几个识道理。
道理深,何处寻。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xīn fó jí zhòng shēng , xiào ér huán fù xǐ 。
xiào xǐ běn wú gēn , zī sù chéng yǒu zhǐ 。
qiān gǔ wàn gǔ rén , jǐ gè shí dào lǐ 。
dào lǐ shēn , hé chù xún 。
hǎi kū zhōng jiàn dǐ , rén sǐ bù zhī xīn 。

偈頌六十首 其三四

—— 釋曇華

心佛及衆生,笑而還復喜。
笑喜本無根,緇素誠有旨。
千古萬古人,幾箇識道理。
道理深,何處尋。
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xīn fó jí zhòng shēng , xiào ér huán fù xǐ 。
xiào xǐ běn wú gēn , zī sù chéng yǒu zhǐ 。
qiān gǔ wàn gǔ rén , jǐ gè shí dào lǐ 。
dào lǐ shēn , hé chù xún 。
hǎi kū zhōng jiàn dǐ , rén sǐ bù zhī x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心灵与众生一起,笑着转身又感到快乐。
笑与快乐原本没有根基,憔悴和朴素却有深意。
千百年来,万代人,有几个能够真正理解道理?
道理深奥,要到何处去寻觅?
就像海枯了也难以见底,人死后也无法知晓他们的内心。

总结:

这首古文表达了心灵与众生相互关联的情感。作者以心佛及众生的形象,描述笑与快乐的本质,指出它们表面上看起来轻浮,但实际上却有深刻的内涵。然后,反思历史长河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深奥的道理。最后,通过比喻海枯和人死的不可测知,强调了内心的复杂与难以捉摸。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生命和心灵的思考,展现了古代智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索与感悟。

赏析:这首诗《偈颂六十首 其三四》是释昙华创作的佛教偈颂之一。全诗表达了佛、众生、笑和喜的关系,以及道理的深刻性质。作者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生命的本质和人类对于真理的探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心佛及衆生,笑而还复喜。”这句话表达了佛、众生和心的联系。佛教教义中,心是通向觉悟的关键,而笑和喜代表着心境的愉悦和喜悦。这里作者暗示,通过修行和领悟,人们可以找到心灵的喜悦和平静。
接着,诗中谈到“笑喜本无根,缁素诚有旨。”这句话强调了喜悦和快乐的本质是无法被束缚和定义的,而真正的喜悦来自于内心的纯净和真诚。这也是佛教教义中强调的无我观念的一种体现。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千古万古人,几个识道理。道理深,何处寻。”这里作者反映了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是长久的,但真理是深邃的,不容易被理解和找到。这句话反映了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探索的无止境性质。
最后,诗中的“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表达了对于内心和生命之谜的探求。作者以自然界的比喻,暗示人们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和不懈的努力才能洞悉内心的奥秘。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昙华写的《偈颂六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昙华介绍:🔈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安徽)人。年十七於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於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历住衢州桐山明果寺,蕲州德章安国寺,饶州报恩光孝寺、荐福寺、宝应寺,婺州宝林寺、报恩光孝寺,江州东林太平兴隆寺,建康府蒋山太平兴国寺,平江府报恩光孝寺,两住南康归宗寺,末住明州天童山景德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爲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 查看更多>>

释昙华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