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 guān hòu shāo xiè bīn kè shí jué qí wǔ
罢官後稍谢宾客十绝 其五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之仪 (lǐ zhī yí)

贪着崎岖信可羞,误将鬼录作天游。
东山自是力不足,细论前途有底忧。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tān zhe qí qū xìn kě xiū , wù jiāng guǐ lù zuò tiān yóu 。
dōng shān zì shì lì bù zú , xì lùn qián tú yǒu dǐ yō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贪着险峻的山岳,信以为真可耻,误把神鬼之事当成仙游。
登上东山发现自己力量不足,仔细思考前途才知道其中困扰。
总结: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仙游的错误观念和前途困扰的思考。作者在攀登险峻的东山后,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同时也反省自己过去贪图仙游之事而忽视了现实,感到羞愧。对于未来的发展,作者感到担忧和不安,认识到前途并不乐观。

赏析:这首诗《罢官後稍谢宾客十绝 其五》是唐代李之仪的作品。诗人写自己罢官之后的感慨与忧虑。
首句“贪着崎岖信可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经贪求名利、追逐权势的懊悔之情。他承认自己曾经在追求崎岖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这种迷失使他感到羞愧。
接着诗中提到“误将鬼录作天游”,这里“鬼录”可能指的是不正当的记录或手段,而“天游”则代表了追求卓越的志向。诗人似乎在这里反思了自己曾经采用不正当手段追求卓越的经历。
在第三句“东山自是力不足”,诗人以“东山”比喻他的修身养性之路,表示他认为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达到高尚的境界。
最后一句“细论前途有底忧”,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他似乎在思考自己在罢官后的人生方向和前途,感到困惑和忧虑。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之仪写的《罢官後稍谢宾客十绝》系列:

本文作者李之仪介绍:🔈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後以元佑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後集... 查看更多>>

李之仪的诗:

李之仪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