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ǐ yè gē shí bā shǒu shí yī
子夜歌十八首 十一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晁采 (cháo cǎi)

相思百余日,相见苦无期。
褰裳摘藕花,要莲敢恨池。

○○仄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xiāng sī bǎi yú rì , xiāng jiàn kǔ wú qī 。
qiān shang zhāi ǒu huā , yào lián gǎn hèn chí 。

子夜歌十八首 十一

—— 晁采

相思百餘日,相見苦無期。
褰裳摘藕花,要蓮敢恨池。

○○仄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xiāng sī bǎi yú rì , xiāng jiàn kǔ wú qī 。
qiān shang zhāi ǒu huā , yào lián gǎn hèn chí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思念已经过去百余日,我们相见的日子却遥遥无期。
我拢起衣袖,摘下莲池中的藕花,却恨莲花怯懦,不敢离开池水。

全诗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思念而苦苦等待与所爱之人相见的心情。作者以褰裳摘藕花来比喻自己的期待,暗示着对那份相思的执着和坚守。然而,作者也对莲花的胆怯表示了一丝怨憾,渴望莲花能够超越固定的环境,向外拓展,与自己相遇。整首诗透露出相思之情的苦涩和不安,同时也带有对于困境和障碍的不满和期望。

赏析:
晁采的《子夜歌十八首 十一》表达了深沉的相思之情。诗中描写了相思百日,但相见的希望却遥遥无期,令人心情沉郁。然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褰裳摘藕花、要莲敢恨池的意象,将自己的心情与池塘中的莲花相联系,增强了诗意的深度。
首先,诗人用“相思百余日”表现出了漫长的等待和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读者心中萦绕。接着,他以“相见苦无期”表达了相见的渴望,但无法实现的挫折感。最后两句则以褰裳摘藕花和要莲敢恨池的场景,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达到了抒发情感、增强意境的效果。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晁采写的《子夜歌十八首》系列:

本文作者晁采介绍:🔈

晁采,小字试莺,大历时人,少与邻生文茂约爲伉俪。及长,茂时寄诗通情,采以莲子达意,坠一於盆,踰旬,开花并蒂。茂以报采,乘间欢合。母得其情,叹曰:“才子佳人,自应有此。”遂以采归茂。诗二十二首。 查看更多>>

晁采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