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ǔ yán bái huà shī èr shí
五言白话诗 二十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缺名 (quē míng)

身如破皮袋,盛脓兼里骨。
将板作皮裘,埋入深坑窟。
一入恒沙劫,无由更得出。
除非寒食节,子孙塚傍泣。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shēn rú pò pí dài , shèng nóng jiān lǐ gǔ 。
jiāng bǎn zuò pí qiú , mái rù shēn kēng kū 。
yī rù héng shā jié , wú yóu gèng dé chū 。
chú fēi hán shí jié , zǐ sūn zhǒng bàng qì 。

五言白話詩 二十

—— 缺名(一)

身如破皮袋,盛膿兼裏骨。
將板作皮裘,埋入深坑窟。
一入恒沙劫,無由更得出。
除非寒食節,子孫塚傍泣。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shēn rú pò pí dài , shèng nóng jiān lǐ gǔ 。
jiāng bǎn zuò pí qiú , mái rù shēn kēng kū 。
yī rù héng shā jié , wú yóu gèng dé chū 。
chú fēi hán shí jié , zǐ sūn zhǒng bàng qì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身体就像一个破烂的皮袋,充满了化脓和骨头。
就像把木板做成皮裘一样,埋入深深的坟墓。
一旦进入了无尽的沙漠劫难,再也没有机会逃脱。
除非是在寒食节,子孙们才会在坟墓旁边哭泣。



总结:

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逆转的命运。人的身体如同一个破皮袋,充满了病痛和衰败,最终不可避免地归于尘土。诗中提到将木板制成皮裘,表示人的身体化为尘土后埋葬于坟墓之中。接着描述了人生的无尽劫难,如同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沙漠一般,再也找不到出路。唯有在寒食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子孙们才会在坟墓旁边流泪悼念,表达对逝去者的思念和哀悼之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悲凉的意境,勾勒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人们对生死的深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悲凉情感的五言白话诗,作者缺名,但却在简洁的语言中表达了深刻的思考。诗中描述了一个生命的象征,以及时间和命运对它的影响。
第一句“身如破皮袋,盛脓兼里骨。”通过生动的比喻,将人生比作一个破了的皮袋,脓液充满了其中,表现出生命中的痛苦和不幸。同时,“里骨”这一词语暗示了生命的内在坚韧,尽管外表破败,内心仍然坚强。
第二句“将板作皮裘,埋入深坑窟。”继续用生动的比喻,将人生比作一块板,最终会被制成皮裘,埋葬在深坑中。这里传达了生命的无常和终结,无论多么坚韧的存在,都会面临死亡。
第三句“一入恒沙劫,无由更得出。”暗示了生命的一次投入就如同沉入恒沙的劫难,一旦陷入其中,就难以逃脱。这句话强调了命运的无情和不可抗拒。
最后一句“除非寒食节,子孙塚傍泣。”以寒食节作为诗的结尾,寒食节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前一天,人们会祭祀祖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后代的期盼,即使生命已经结束,子孙仍会在墓前哭泣,延续着血脉。
标签: 哲理、生死、家族情感、命运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缺名写的《五言白话诗》系列:

本文作者缺名介绍:🔈

缺名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