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xíng dūn fū qiū huái shí shǒu qí sì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其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黄庭坚 (huáng tíng jiān)

王度无畦畛,包荒用冯河。
秦收郑渠成,晋得楚材多。
用人当其物,不但轴与薖。
六通而四辟,玉烛四时和。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wáng dù wú qí zhěn , bāo huāng yòng féng hé 。
qín shōu zhèng qú chéng , jìn dé chǔ cái duō 。
yòng rén dāng qí wù , bù dàn zhóu yǔ kē 。
liù tōng ér sì pì , yù zhú sì shí hé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王度没有规定田地的界限,包容着荒野,利用冯河灌溉田地。秦国征服了郑国,使郑国的水渠成为秦国的一部分,晋国也得到了楚国的优秀人才。用人要根据其才能和适合的角色,不仅仅是把圆木当做车轴,把方木当做薖(车辕)。六通六畅而四辟四通,象征着玉烛可以在四季中发出和谐的光芒。
总结:这段文字强调了宽容包容、善用人才和珍视物品的价值。同时也蕴含着象征和谐发展的寓意。

赏析:这首诗是黄庭坚的《和邢惇夫秋怀十首》中的第四首,描写了自然界的景物,突出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围。诗人以豁达的心态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首句描述了一个度量无边的王度,横跨无尽的畦畛,包容着广袤的荒地,正如秋天的大地一样宽广。这里引用了冯河,暗示了水流的广阔和永恒,与秋天的大自然相得益彰。
接着,诗人以历史的视角提到了秦、郑、晋、楚四个不同的国家,暗示了秋天不仅是自然界的转变,也是历史的交替。各个国家都有其独特之处,就像自然界的各种元素一样,相互辉映。
第三句表达了用人应该根据物的本性来选择,不仅要看表面的特征(轴与薖),还要考虑内在的品质。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与秋天的物物交感相呼应。
最后一句“六通而四辟,玉烛四时和”,用玉烛比喻秋天,强调了秋天的和谐与美好。六通可能指六气,四辟可能指四时的变迁,表达了秋天四季交替、六气顺畅的景象。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黄庭坚写的《和邢惇夫秋怀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黄庭坚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乾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乾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 查看更多>>

黄庭坚的诗:

黄庭坚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