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kǒng wǔ zhòng jīn líng jiǔ yǒng tiān qìng guān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天庆观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兴废不可必,冶城今静祠。
松声闻道路,竹色净轩墀。
江近风云改,亭深草木滋。
孤坟吊遗直,狂闇闵元规。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xīng fèi bù kě bì , yě chéng jīn jìng cí 。
sōng shēng wén dào lù , zhú sè jìng xuān chí 。
jiāng jìn fēng yún gǎi , tíng shēn cǎo mù zī 。
gū fén diào yí zhí , kuáng àn mǐn yuán gu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兴衰难以必定,曾经繁华的城池如今已成为静寂的祠堂。听到松树的声音传来,道路上行人都能感受到;凭栏处,静静观赏着绿竹婆娑的景色。江水近在眼前,风云变幻莫测,而亭中的景色更是草木葱茏,生机盎然。

孤坟独自守望着逝去的过往,哀悼着昔日忠直的遗臣;而深夜中,我默默怀念着那位被命运不公对待的元规。

全诗写景描写入微,以静寂的祠堂、绿竹松声和江边亭观为背景,抒发了兴废无常、风云变幻的意境。诗人怀念着昔日的忠臣遗直和被时运困厄的元规,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历史英才的思念之情。诗意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传递出深沉的哲理与情感。

赏析:: 该诗描述了诗人游览金陵天庆观,感怀历史兴废,以及对昔日功勋的敬仰之情。诗人以庄重的语言,展现了古老城市的沉静与历史的变迁。
诗中首句“兴废不可必,冶城今静祠”,反映了历史的兴衰不定,古城如今成为寂静的祠堂。接着描述了松声竹色,以自然景物烘托出古城宁静的氛围。江近风云改,表现了时光流转和世事变幻。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讲述了对古人的怀念和悼念,通过描绘孤坟寂寞和古人遗迹,表达了对昔日功勋和历史遗址的敬意,以及对逝去先贤的怀念之情。
标签: 怀古 咏史 讽谏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