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īng chǒu suì dōng yè fā jiā shū èr shǒu qí èr
丁丑岁冬夜发家书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光 (lǐ guāng)

越国今安在,湖边想旧居。
衡阳空有鴈,不寄一行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yuè guó jīn ān zài , hú biān xiǎng jiù jū 。
héng yáng kōng yǒu yàn , bù jì yī xíng sh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越国现如今在何处?我站在湖边思念过去的居所。衡阳的天空中有成群的候鸟飞翔,却没有一个寄来的书信。
全文总结:作者思念过去的越国故居,眺望着湖边,心中难掩思乡之情。他注意到衡阳的天空中有很多候鸟,但却没有收到任何朋友寄来的消息,感叹离别之苦。整篇古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丁丑岁冬夜发家书二首 其二》由李光创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恋和对亲人的牵挂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提到越国,湖边,衡阳等地,勾勒出了故乡的美丽景色和自己曾经的居住地,展现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接着,诗中提到了鸿雁,意味着远离家乡的游子,希望鸿雁能够传递他的思念之情,但又不愿意将思念具体地寄托在一行书信上。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诗中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恋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家乡景色的深刻记忆和对鸿雁的寄托,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离乡思念主题。
标签: 思乡、家乡景色、鸿雁、离别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光写的《丁丑岁冬夜发家书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李光介绍:🔈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虞东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入爲符宝郎,以言事贬监汀州酒税。钦宗即位,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改知临安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抚使,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寿春府,落职提举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五二、五八)。寻知湖州,历知平江府、台州、温州。七年,爲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书卷一一七)。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 查看更多>>

李光的诗:

李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