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īng chǒu suì dōng yè fā jiā shū èr shǒu qí yī
丁丑岁冬夜发家书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光 (lǐ guāng)

一别关山隔,相逢未有期。
书来知勿药,欢喜偶成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yī bié guān shān gé , xiāng féng wèi yǒu qī 。
shū lái zhī wù yào , huān xǐ ǒu chéng sh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一离别,高山相隔,彼此相逢的时间未能确定。收到书信得知你平安,别的药物不必寄送,因为喜悦之情让我不由自主地创作了这首诗。
全文总结:作者离别时,山高水远,未来相见的时间不确定。收到朋友来信询问健康,欢喜之中,作者创作了这首诗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赏析:这首古诗《丁丑岁冬夜发家书二首 其一》是李光的作品,表达了离别之情和亲情之美。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抒发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一别关山隔,相逢未有期。”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感到的隔阂和无法预见的相聚,这种情感是许多人在分离时都会有的。诗人通过这句话展示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无法掌控的因素。
接着,“书来知勿药,欢喜偶成诗。”表达了家书的重要性,家书带来的信息能够替代药物,治愈心灵的创伤。而接到家书也让诗人心生欢喜,愉悦之情转化为了文字的表达,成为了一首诗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光写的《丁丑岁冬夜发家书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李光介绍:🔈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虞东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入爲符宝郎,以言事贬监汀州酒税。钦宗即位,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改知临安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抚使,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寿春府,落职提举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五二、五八)。寻知湖州,历知平江府、台州、温州。七年,爲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书卷一一七)。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 查看更多>>

李光的诗:

李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