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ng yín shí sì shǒu xiào wéi sū zhōu qí yī ○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黄庭坚 (huáng tíng jiān)

寺古老僧静,亭阴修竹多。
莱公作州日,部曲屡经过。
衆推识公面,苍石眠绿莎。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sì gǔ lǎo sēng jìng , tíng yīn xiū zhú duō 。
lái gōng zuò zhōu rì , bù qū lǚ jīng guò 。
zhòng tuī shí gōng miàn , cāng shí mián lǜ shā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寺庙古老僧人安静,亭子里有许多修竹。
莱公当上州长,部下屡次经过此地。
众人纷纷认出了莱公的面容,他躺在苍石上,靠绿莎为床。
总结:全文:这段古文描写了一个古寺的景象,寺中有一位年迈的僧人静静修行,寺外的亭子下种满了竹子。随后,莱公成为了州长,他的随从常常经过这个地方。众人都能认出他,而莱公似乎在苍石上休息,将绿莎作为他的床。整个古文表达了宁静和岁月变迁的意境。

这首诗是黄庭坚的《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其一○》,可以被标签为“写景”和“咏物”。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一座古老的寺庙为主题,通过饱含细节的描写,展现出了诗人对寺庙和周围环境的深刻观察和感受。首先,诗中提到的“寺古老”表明了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古老的氛围令人感到庄严和肃穆。接着,诗人描述了“僧静”和“亭阴修竹多”,暗示着这里的宁静和清幽。这种宁静与清幽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宁静与恬淡的感觉。
诗中提到“莱公作州日”,这可能指的是莱公曾经担任过州官,这座寺庙也是他所建造或修复的,因此寺庙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再者,诗中的“部曲屡经过”表明这里经常有人来访,寺庙可能是当地一处名胜或宗教场所,吸引了众多游客。
最后两句“衆推识公面,苍石眠绿莎”则强调了莱公的名声,以及寺庙内绿草覆盖的山石,给人以和谐、自然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庙和周围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宁静、历史悠久和自然之美的意境,令人陶醉其中。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黄庭坚写的《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系列:

本文作者黄庭坚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乾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乾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 查看更多>>

黄庭坚的诗:

黄庭坚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