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yùn hé zài kāi sháo yao shí liù shǒu qí èr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陆佃 (lù diàn)

百花羞缩敢争先,雨露仍随爱惜偏。
青帝拟教春一见,素娥留待月重圆。
相逢可惜非三月,自叹无因更少年。
终日倚阑看不足,直须风雨送归天。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bǎi huā xiū suō gǎn zhēng xiān , yǔ lù réng suí ài xī piān 。
qīng dì nǐ jiào chūn yī jiàn , sù é liú dài yuè chóng yuán 。
xiāng féng kě xī fēi sān yuè , zì tàn wú yīn gèng shào nián 。
zhōng rì yǐ lán kàn bù zú , zhí xū fēng yǔ sòng guī ti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百花羞缩敢争先,雨露仍随爱惜偏。
百花害羞躲藏不敢争先开放,雨露仍然细心滋润偏爱。

青帝拟教春一见,素娥留待月重圆。
春天来临,仿佛是青帝拟定的,让春光一见钟情;而素娥(指玉兔)则等待月亮再次圆满。

相逢可惜非三月,自叹无因更少年。
相逢的时机可惜不是在三月(春天),感慨自己没有机缘再年轻一回。

终日倚阑看不足,直须风雨送归天。
整日倚在栏杆上观赏也不会觉得足够,只有在风雨中才能将归途送上天空。



总结:

这首诗以描写自然界的景物为主,借花、月等意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珍惜之情。同时,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岁月不可追回的遗憾。诗中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古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邃思考。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 其二》是陆佃创作的古诗之一。这首诗主题围绕芍药花展开,表达了对芍药花美丽的景象和生命的热爱之情。以下是赏析:和标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四句八韵的方式,生动地描绘了芍药花的美丽和坚韧。首句中,诗人提到百花在芍药面前都羞缩不敢争先,强调了芍药的独特之美。接着,雨露随着芍药的生长而爱惜偏,表现出自然界对于芍药的宠爱。第三句中,诗人以青帝和素娥的形象,表达了对芍药绽放的期盼,将花儿与神话相联结。最后一句则传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表明诗人渴望能够一直欣赏这美丽的花朵,但时间不容许,必须随着风雨归天。
标签:
- 抒情
- 描写自然
- 咏花
- 怀古
- 神话主题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陆佃写的《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系列:

本文作者陆佃介绍:🔈

陆佃(一○四二~一一○二),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授蔡州推官。初置五路学,选爲郓州教授。召补国子监直讲,加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元丰定官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立,迁吏部侍郎,徙礼部。以龙图阁待制知颍州,徙知邓州。元佑七年(一○九二),知江宁府(《景定建康志》卷一三)。绍圣初知泰州,改海州,移蔡州。徽宗即位,召爲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除中大夫、尚书右丞,转尚书左丞(《宋史·宰辅表》三)。崇宁元年,出知亳州(《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一),数月卒,年六十一。赠太师、楚国公(《渭南文集》卷三四《陆郎中墓志铭》)。有《陶山集》二十卷(... 查看更多>>

陆佃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