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 guī qī shǒu cì yùn hé sì zhōu shí wǔ shū fù qí sān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晁补之 (cháo bǔ zhī)

暮投古店宿,夜闻狐狸嘷。
仆夫告行迈,起视月尚高。
清霜来何许,不觉满我袍。
逆舍良非时,求前兹已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

mù tóu gǔ diàn sù , yè wén hú lí háo 。
pú fū gào xíng mài , qǐ shì yuè shàng gāo 。
qīng shuāng lái hé xǔ , bù jué mǎn wǒ páo 。
nì shè liáng fēi shí , qiú qián zī yǐ láo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暮天时分,我来到一家古老的店铺投宿,夜晚听到狐狸的嘶叫声。
仆人告知行程还要继续,我起身仰望,月亮依然高挂天空。
清晨的霜降临在何处?我不知觉间已经覆满了我的袍服。
逆风舍宿并不适宜,早已劳累地前行,如今又来寻求前方的落脚之所。

赏析:晁补之的这首《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 其三》,以自然景色和旅行经历为背景,表现了离乡返家的心情。诗中描述了晚归途中在古店歇宿,夜听狐狸嘶叫的情景。晁补之通过诗意的语言,将夜晚、月色、清霜等自然元素与旅行者的心境巧妙地结合,展现了独特的离乡归家情感。他在诗中流露出对远行的期待和疲惫,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晁补之写的《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系列:

本文作者晁补之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佑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复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於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 查看更多>>

晁补之的诗:

晁补之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