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chá tóu bìng huà shì qí qī
送茶头幷化士 其七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慧空 (shì huì kōng)

衲僧手眼亲,把得是日用。
左乞建溪茶,右化连江洪。
快拈两条蛇,并作一手弄。
行看腊雪消,便是春雷动。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nà sēng shǒu yǎn qīn , bǎ dé shì rì yòng 。
zuǒ qǐ jiàn xī chá , yòu huà lián jiāng hóng 。
kuài niān liǎng tiáo shé , bìng zuò yī shǒu nòng 。
xíng kàn là xuě xiāo , biàn shì chūn léi dò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衲僧亲手带来了实用的东西,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
左手乞得了建溪的茶,右手化解了连江洪水。
快速地捻起两条蛇,然后一手玩弄它们。
行走时看着腊月的雪消融,就像春雷轰鸣一般。

总结:

诗人描述了一个僧人的景象,他手腕熟练,轻松地应对日常生活的需要。他左手乞讨到了建溪的茶,右手解决了连江洪水的问题。而且,他还展示了他熟练的技能,捻起两条蛇玩弄于手中。诗人最后引用腊月雪消春雷动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机勃发的气象。整首诗通过描写僧人的行为和周围的景象,表现了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以及生活中的活泼和乐趣。

赏析:这首诗《送茶头幷化士 其七》由释慧空创作,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写了一幅生活中的画面。诗人以把茶和化缘两件平凡的事物为载体,表达了对佛教修行和自然变化的感悟。
首先,诗中描述了一位虔诚的僧人,他亲手拿着茶,这茶不仅是日常的饮品,更是一种供养佛陀的表现。左手拿着建溪茶,右手拿着连江洪茶,这显示了他的慷慨和奉献精神。
接着,诗人以巧妙的比喻描写了这位僧人的灵巧和技艺。他将两条蛇同时拈在手中,而蛇在佛教中常常象征着痛苦和诱惑。僧人能够轻松地掌握它们,暗示着他对内心的控制和冷静。
最后,诗人以“行看腊雪消,便是春雷动”的形象化语言,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变化与僧人的修行相联系。这里,腊雪消融,春雷响起,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内心的觉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慧空写的《送茶头幷化士》系列:

本文作者释慧空介绍:🔈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於圆悟、六祖,後至疏山,爲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编爲二卷。 查看更多>>

释慧空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