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chá tóu bìng huà shì qí jiǔ
送茶头幷化士 其九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慧空 (shì huì kōng)

当阳一印妙无文,惭愧东山有子孙。
是圣是凡齐印定,不妨持鉢扣人门。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dāng yáng yī yìn miào wú wén , cán kuì dōng shān yǒu zǐ sūn 。
shì shèng shì fán qí yìn dìng , bù fáng chí bō kòu rén mé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当阳山只有一方印章,虽然没有任何华丽的文字,但我深感惭愧,因为在东山有许多后代子孙。
不管这印章是属于圣贤还是普通人,它能平等地定位每个人的身份,无妨将它带在手中,用来敲响他人的门户。

总结:

这首古文描述了一个印章的特点与作用。虽然印上并没有华丽的文字,但持有者却因为它是在当阳山得到的,而感到自愧。然而,印章所代表的身份与地位并不分圣凡,它能公正地定位每个人的身份,因此不妨用它来敲响别人的门扉。诗人借印章表达了身份平等的思想。

赏析:这首诗《送茶头幷化士 其九》是释慧空的作品,表达了一位佛教僧侣的虔诚与自省之情感。以下是赏析:
诗中作者自谦地表述自己没有文才,称自己的文字为“妙无文”,并感到惭愧,因为在东山有子孙。这里的东山可能指的是某个佛教寺庙或修行之地。作者不以自己的文字才华自居,显现了谦虚的品质。
接下来的两句“是圣是凡齐印定,不妨持鉢扣人门”,表达了一种超越凡俗的信仰。作者似乎在说,无论是圣人还是凡人,都可以通过持有佛教的印信(象征着佛法)来实现印定(悟道),不论地位高低,不妨向别人传播佛教的教义。这是一种对信仰平等性和传播的肯定。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虔诚信仰和对佛法的传播的热切期望。这种简洁与虔诚正是佛教文化中常见的特点。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慧空写的《送茶头幷化士》系列:

本文作者释慧空介绍:🔈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於圆悟、六祖,後至疏山,爲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编爲二卷。 查看更多>>

释慧空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