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 xī dà hán shì lín shì èr shǒu qí yī
连夕大寒示邻士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光 (lǐ guāng)

冻云垂地北风颠,粧点江湖欲雪天。
我亦随身有蓑笠,兴来同上钓鱼船。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dòng yún chuí dì běi fēng diān , zhuāng diǎn jiāng hú yù xuě tiān 。
wǒ yì suí shēn yǒu suō lì , xīng lái tóng shàng diào yú chuán 。

大寒 冬天 写景 钓鱼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仿佛冻着的云彩似乎要垂落地面,北风凛冽;点缀着江河湖海,像要下雪一般。
我也随身带着蓑衣和斗笠,心情高涨时,就和友人一起登上钓鱼的船只。


总结:诗人描绘了大寒时节北风寒冷的景象,以及江湖上欲雪的气氛。诗人自比为隐士,和友人一同登上钓鱼船,享受着雪天钓鱼的乐趣。 


赏析:

《连夕大寒示邻士二首 其一》这首诗由唐代李光创作,表现了作者在大寒时节与友人共赏冰雪之美、同享室外活动的情景。
在这首诗中,李光通过精彩的描写,将大寒季节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冻云垂地北风颠”,生动地描绘出北风凛冽,天空中的云层仿佛冰冻一般垂地。这一画面营造出了极寒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寒冷的严酷。
接着,“粧点江湖欲雪天”,诗人用“粧点”一词,巧妙地表现了天气的特点,预示着雪天即将来临。这种精致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
诗的下半部分则突出了作者自己的参与感。“我亦随身有蓑笠”,作者亲身参与到这个自然景观之中,他准备好了蓑笠,显示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亲近。最后两句“兴来同上钓鱼船”,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一同登上钓鱼的船只,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这里融入了友情和共同的欢愉,使整首诗更具人情味。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光写的《连夕大寒示邻士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李光介绍:🔈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虞东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入爲符宝郎,以言事贬监汀州酒税。钦宗即位,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改知临安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抚使,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寿春府,落职提举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五二、五八)。寻知湖州,历知平江府、台州、温州。七年,爲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书卷一一七)。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 查看更多>>

李光的诗:

李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