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sòng sān shí shǒu qí sān ○
偈颂三十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慧晖 (shì huì huī)

一段大事,古今难通。
三乘曲说,去来易空。
衲僧眼目,端的无工。
禅和信趣,脱然绝踪。

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

yī duàn dà shì , gǔ jīn nán tōng 。
sān chéng qū shuō , qù lái yì kōng 。
nà sēng yǎn mù , duān de wú gōng 。
chán hé xìn qù , tuō rán jué zō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一段伟大的事件,无论古今都难以理解。三乘曲说,去来之间变幻莫测,虚空一片。衲僧虽然有着敏锐的眼力,却实在无法窥见其中的奥妙。禅修与信仰的追求,忽然间舍弃一切尘世的束缚,彻底消失不见。

总结:

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宇宙伟大事物的难以理解与捉摸不定的感慨,同时描绘了衲僧修行的虔诚,但又指出修行者最终可能超越世俗,达到超脱的境界。

《偈颂三十首 其三○》赏析:
这首诗出自释慧晖之手,表达了禅宗思想的深刻内涵。诗中四句话虽然简洁,却包含了丰富的禅宗智慧。
首句“一段大事,古今难通。”意味着禅宗修行是一段重要的事业,然而这个事业却难以通过一般的古今观念和理解来领悟。禅宗的境界常常超越了时间的界限,要超越历史的局限,需要以超然的眼光看待。
第二句“三乘曲说,去来易空。”提到了“三乘”,是佛教中的不同修行阶段,但在禅宗看来,这些阶段都是相对的,最终都通往“空”的境界。这句话暗示了修行者需要超越相对的观念,去追求超越一切的空性。
第三句“衲僧眼目,端的无工。”表明禅宗僧人的眼目(见解、智慧)是纯净而无杂念的,不需要通过刻意的工作来净化。禅宗注重本性的觉醒,认为本来的自性即是清净的,无需额外修饰。
最后一句“禅和信趣,脱然绝踪。”强调了禅宗修行的特性,它能够让修行者体验到超越尘世的和谐与信心,最终超越一切界限,消融于宇宙之中,不再受限于世俗的踪迹。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慧晖写的《偈颂三十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偈颂三十首 其三○》的诗:

本文作者释慧晖介绍:🔈

释慧晖(一○九七~一一八三),号自得,俗姓张,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幼依澄照、道凝,年十二出家。年二十扣真歇禅师於长芦。返里谒宏智禅师。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开法补陀寺,徙万寿寺、吉祥寺、雪窦寺。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敕补临安府浄慈寺。七年,退归雪窦寺。十年卒,年八十七。爲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有宋了广编《自得慧晖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 慧晖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辑自他书者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释慧晖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