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yǐng shàng rén nán xú shí yǒng tiě wèng chéng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铁瓮城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梅尧臣 (méi yáo chén)

堑江以为池,增山以为壁。
铁瓮喻其坚,金城非所敌。
前朝经丧乱,曾是轻锋镝。
览古一徜徉,空听渔浦笛。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qiàn jiāng yǐ wéi chí , zēng shān yǐ wéi bì 。
tiě wèng yù qí jiān , jīn chéng fēi suǒ dí 。
qián cháo jīng sāng luàn , céng shì qīng fēng dí 。
lǎn gǔ yī cháng yáng , kōng tīng yú pǔ dí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堑住江水,就像是造成一片池塘;堆积山岭,仿佛筑起了高墙。
铁制的瓮器比喻其坚固,金城也无法与之抗衡。
经历了前朝的灾乱,曾经是轻巧的战马之镝。
沉浸于观赏古代文物之中,只听见渔浦传来的笛声。



总结:

诗人以水、山、铁瓮、金城、前朝、镝、渔浦笛为象征,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文化遗产的思考。水变成了堑,山成了壁,意味着原本的自然景观被改变,历史和人类的努力构筑了障碍。铁瓮的坚固象征着坚强和不可侵犯的力量,金城则象征着无法抵挡的力量。前朝的灾乱经历使得曾经的轻巧武器镝变得重要,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们对过去的思念。最后,诗人以徜徉览古和渔浦笛声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回望和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旨在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和文化的描绘,表达出对传统价值的思考和追忆。

赏析:这首诗《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铁瓮城》是由梅尧臣创作的,通过十个咏句来抒发对铁瓮城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人以巧妙的比喻,将“堑江以为池,增山以为壁”,形容出铁瓮城的壮观,将江水围成池,山峰作为城墙,使得城池的防御之坚不可破。
接着,诗中提到“铁瓮喻其坚,金城非所敌”,强调了铁瓮城的坚固,将其与金城相提并论,突显了城池的坚不可摧。
然后,诗人回顾历史,指出这座城池曾经历过前朝的丧乱,但仍然屹立不倒,曾是轻锋镝,表现出城池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诗人以“览古一徜徉,空听渔浦笛”收尾,表达了他在这座城池前徜徉,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也听到了渔民渔浦的悠扬笛声,增添了诗意和宁静的氛围。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梅尧臣写的《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系列:

本文作者梅尧臣介绍:🔈

本卷作于皇佑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冲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查看更多>>

梅尧臣的诗:

梅尧臣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