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bǔ zhī yào míng shí jué qí yī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光 (lǐ guāng)

一樽聊对菊花前,独上危楼晚景天。
风外笛声闻续断,海桐摇落夜敲砖。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yī zūn liáo duì jú huā qián , dú shàng wēi lóu wǎn jǐng tiān 。
fēng wài dí shēng wén xù duàn , hǎi tóng yáo luò yè qiāo zhu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菊花盛开的面前,我举起酒杯与朋友畅谈。而我独自登上危楼,俯瞰晚霞染天际。
远处传来笛声,但却断断续续,仿佛被风吹散。海桐树摇曳着落叶,夜晚里有敲打砖墙的声音。
总结: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菊花盛开之时与朋友欢聚,然后独自登高远眺。周围环境中,传来断续的笛声与夜晚的敲打声,构成了一幅寂寥而又宁静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次韵补之药名十绝 其一》是李光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四句清新的古风词意,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品菊赏秋景的画面。下面进行详细赏析:
第一句“一樽聊对菊花前”,直接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世界,一樽酒、菊花,这种以物言志的手法立即勾勒出了一个宁静、怡然自得的画面。诗人坐在菊花前,或许是孤独的,或许是享受着独处的宁静,这一情感通过“聊”字得以传达,不刻意,自然而然。
第二句“独上危楼晚景天”,继续加强了诗人孤独的形象。危楼意味着高处,晚景则将时间推至傍晚,这是一个寂静的时刻,天空的晚霞与楼高相映,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这里的“晚景天”也可以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宝贵。
第三句“风外笛声闻续断”,通过听到“风外笛声”的描写,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些许的悠远感。这种声音的“续断”可能代表着一种遥远,也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事的更替。这里音乐的停顿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宁静,与前文的宁静景象相呼应。
第四句“海桐摇落夜敲砖”,这句诗将读者的视线拉回到了现实中,描述了一些自然的景象。海桐摇落,夜晚砖头上的声音,是平凡而真实的生活元素,与前文的诗意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也有可能是诗人在思考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光写的《次韵补之药名十绝》系列:

本文作者李光介绍:🔈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虞东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入爲符宝郎,以言事贬监汀州酒税。钦宗即位,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改知临安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抚使,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寿春府,落职提举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五二、五八)。寻知湖州,历知平江府、台州、温州。七年,爲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书卷一一七)。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 查看更多>>

李光的诗:

李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