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bǔ zhī yào míng shí jué qí liù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 其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光 (lǐ guāng)

面壁潜心学大空,此身无患任飘蓬。
草堂自得醍醐味,更访稽山支遁翁。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miàn bì qián xīn xué dà kōng , cǐ shēn wú huàn rèn piāo péng 。
cǎo táng zì dé tí hú wèi , gèng fǎng jī shān zhī dùn w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面对墙壁,专心致志地学习大道,这个身体不受任何烦恼困扰,如同漂泊无定的飘蓬一般。草搭成的小屋里,我自得其乐,品尝着顶真的滋味,还要前往稽山访问隐居的支遁翁,向他请教学问。
总结:作者以面壁潜心学习和隐居修身为主题,表达了追求道法真谛的决心和乐于自得的心态,同时也展现了对古代智者支遁翁的敬慕和求教之意。

赏析:这首诗《次韵补之药名十绝 其六》由李光创作,表达了他面对世俗纷扰,选择深居简出,潜心学问,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诗人通过“面壁潜心学大空”的形象,表现了他在清静的环境中专心修学,超脱尘世俗务,追寻大道真理的决心和勇气。诗中的“此身无患任飘蓬”表明诗人不畏飘零漂泊,相信心灵可以超越物质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自由。而“草堂自得醍醐味”则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宁静与满足,也表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更访稽山支遁翁”则表明诗人追随古代道家智者支遁,向往与高人交往,以求得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光写的《次韵补之药名十绝》系列:

本文作者李光介绍:🔈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虞东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入爲符宝郎,以言事贬监汀州酒税。钦宗即位,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改知临安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抚使,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寿春府,落职提举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五二、五八)。寻知湖州,历知平江府、台州、温州。七年,爲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书卷一一七)。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 查看更多>>

李光的诗:

李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