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hóng zé jì lǚ shǎo féng jiè rán
至洪泽寄吕少冯介然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吴则礼 (wú zé lǐ)

来往都梁真有期,瘦藤挈挈要追随。
独怜老子蒙头睡,不见梅花如雪时。
经炉饱附僧伽火,斋鉢长分庾氏糜。
岁暮东窗好晴日,传声阿遁正相思。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lái wǎng dōu liáng zhēn yǒu qī , shòu téng qiè qiè yào zhuī suí 。
dú lián lǎo zǐ méng tóu shuì , bù jiàn méi huā rú xuě shí 。
jīng lú bǎo fù sēng jiā huǒ , zhāi bō cháng fēn yǔ shì mí 。
suì mù dōng chuāng hǎo qíng rì , chuán shēng ā dùn zhèng xiāng s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来往都梁真的有时日,我瘦弱的身躯也要紧紧跟随。
我独自怜悯老子,他蒙着头在沉睡,无法目睹梅花如雪的美景。
他在炉边烤饱了附近的僧伽火,空斋的饭碗里长久盛放着庾氏糜。
岁末的时候,东窗的阳光格外明媚,我传递声音,希望能与阿遁禅师真挚相思。
全文总结:
这首古文表达了诗人对来往都梁的期待,愿意紧随其后。诗人独爱老子,怜悯他闭目沉睡而无法欣赏美丽的梅花。他还描述了一位僧侣在经炉旁边烤火、斋餐时的景象。岁末时,阳光明媚,诗人传递声音与阿遁禅师心心相通。整首诗以简洁的古文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至洪泽寄吕少冯介然》赏析:
这首诗是吴则礼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寺庙生活的感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诗人写道来往都梁有约,意味着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瘦藤挈挈要追随,用瘦弱的藤蔓比喻友情,表示愿意随时追随友人,不离不弃。
接下来,诗人写到自己在寺庙里的生活。独怜老子蒙头睡,表现出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宁静和舒适感。不见梅花如雪时,这句话可能是在寓意岁月已逝,自己未能欣赏到梅花如雪的美景,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诗中还提到了经炉和斋鉢,这是寺庙生活的一部分,传达了诗人在这里的清静修行。经炉饱附僧伽火,斋鉢长分庾氏糜,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诗歌的写实感。
最后两句岁暮东窗好晴日,传声阿遁正相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东窗好晴日意味着美好的天气,传声阿遁正相思,诗人正因思念友人而感到相思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吴则礼介绍:🔈

吴则礼(?~一一二一),字子副,号北湖居士,兴国永兴(今湖北阳新)人。以父中复荫入仕,曾官军器监主簿。哲宗元佑初,入河东经略使幕。徽宗崇宁初,以事贬荆南。五年(一一○六),遇赦归润州,後定居盱眙(诗中累及都梁山、僧伽塔、北湖都在盱眙)。宣和初起知虢州。三年,卒于任。遗着由其子垧缀辑爲《北湖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着录《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四库辑本卷首宋韩驹《北湖集序》。 吴则礼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涵芬楼影印清抄本《简称涵芬楼本》、宋人集乙编本(简称乙编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吴则礼的诗:

吴则礼的词:

相关诗词: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 洪泽 (jì tí wú jiè fū zhuān hè qī yǒng hóng zé)

朝代:宋    作者: 刘学箕

酌彼洪泽水,吾知非盗泉。
举世望甘霖,唤起神蛰渊。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示杨吉老释介然 (bǐ yǐ bǔ tuó kè jì shǎo féng yǒu shī fù dá zhī bìng shì yáng jí lǎo shì jiè rán)

朝代:宋    作者: 吴则礼

我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
遣似吕南山,未要余子会。
平生太玄雄,犹有一语在。
只怜粥饭和,已复不惊怪。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又寄介然 (yòu jì jiè rán)

朝代:宋    作者: 吴则礼

寄声吾党阿介,米贱惟有淮南。
更无一语不契,前身定是同参。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发龟山先寄少冯亢之 (fā guī shān xiān jì shǎo féng kàng zhī)

朝代:宋    作者: 吴则礼

贴贴淮不动,翻翻雁能鸣。
强垂投老鬓,又过盱眙城。
僧伽饱知我,大小身後名。
快作鼓考考,要听随堂声。
都梁吕少冯,维吾佳友生。
更招虞仲子,共看金盆倾。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往来送迎城南道中二绝 其三 (wǎng lái sòng yíng chéng nán dào zhōng èr jué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吕本中

家叔舍弟与黎介然会于符离因用两绝奉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寄赵十一弟 (jì zhào shí yī dì)

朝代:宋    作者: 吕本中

亲朋虽近懒追寻,湖岭归来病至今。
寄语洪州赵从事,忍令无酒过冬深。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和职方殷郎中留滞江汉初至南宫呈诸公幷见寄 (hé zhí fāng yīn láng zhōng liú zhì jiāng hàn chū zhì nán gōng chéng zhū gōng bìng jiàn jì)

朝代:唐    作者: 权德舆

十载别文昌,藩符寄武当。
师贞上介辟,恩擢正员郎。
藻思烟霞丽,归轩印绶光。
还希驻辇问,莫自叹冯唐。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赴辟利台吕少蒙运判以诗回赠依韵谢之 (fù pì lì tái lǚ shǎo méng yùn pàn yǐ shī huí zèng yī yùn xiè zhī)

朝代:宋    作者: 冯山

随和箧笥号藏珍,物理求多渐失真。
骐骥已胜千里足,鹪鹩才寄一枝身。
自怜蹭蹬居前粃,岂意蹉跎接後尘。
穷达圣贤知有分,不同非望泽中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至龟山先寄吕少冯 (zhì guī shān xiān jì lǚ shǎo féng)

朝代:宋    作者: 吴则礼

出舟跛跛为情亲,催遣篮舆烦故人。
九死仅全真去楚,百年未了更游秦。
晨炊要索祖仁饭,老鬓旧着渊明巾。
传语淮山元好在,初捐一笑与覉臣。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已至都梁简介然时介然欲至城北而食言 (yǐ zhì dōu liáng jiǎn jiè rán shí jiè rán yù zhì chéng běi ér shí yán)

朝代:宋    作者: 吴则礼

击舟落尾端复佳,独恐幽人费招唤。
老鼻行参宴坐香,晨炊饱吃连牀饭。
巾边白髪已星星,霜底黄华犹粲粲。
从来一事大因缘,塔里僧伽为侬办。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