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g nán shí yǒng chéng dōng shuǐ gé
漳南十咏 城东水阁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蔡襄 (cài xiāng)

亭上芳樽惜别人,亭前斜日欲归轮。
伤心定是丹枫树,拂面空来紫陌尘。
岁月暗惊山色古,愁情长与草芽新。
何时此地回飞盖,寂寞栏干又一春。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tíng shàng fāng zūn xī bié rén , tíng qián xié rì yù guī lún 。
shāng xīn dìng shì dān fēng shù , fú miàn kōng lái zǐ mò chén 。
suì yuè àn jīng shān sè gǔ , chóu qíng cháng yǔ cǎo yá xīn 。
hé shí cǐ dì huí fēi gài , jì mò lán gān yòu yī ch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亭上的芳酒杯中,怅惜别离之情。
亭前的夕阳斜斜欲归轮。
伤心之处定是那红叶丹枫树,微风拂面只有紫陌尘。
岁月悄悄流转,山色依旧古朴,愁情长存,而青草萌发崭新。
何时才能再次回到这个地方,驾着飞盖回家,栏杆上寂寞守候,又迎来一个春天。

赏析:这首古诗《漳南十咏 城东水阁》是蔡襄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一幅亭上的别离景致,展现出深厚的离愁别绪。诗中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法,将情感和自然景色巧妙融合,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感受。
首句“亭上芳樽惜别人”直截了当地表现出别离之情。亭上芳樽象征着离别时的别酒,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之情。接着,“亭前斜日欲归轮”,通过“斜日”和“欲归轮”这两个意象,突出了时光流转、不停止的感觉,强调了时光不息地流逝,人生匆匆。
第二句“伤心定是丹枫树”,以“丹枫树”来象征秋天,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伤感。而“拂面空来紫陌尘”则传达出别离时尘世的冷漠,似乎在暗示感情的脆弱和短暂。
第三句“岁月暗惊山色古”以山色古老来衬托岁月的飞逝,增强了时光无情的主题,同时也使得离别更显珍贵。而“愁情长与草芽新”则表现出人生中的忧愁情感与新生的希望相对比,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何时此地回飞盖,寂寞栏干又一春”,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期盼和寂寞时光的流逝,强调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转瞬即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蔡襄写的《漳南十咏 》系列:

本文作者蔡襄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佑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佑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乾道中,赐谥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 查看更多>>

蔡襄的诗:

蔡襄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