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g nán shí yǒng bái yún tíng
漳南十咏 白云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蔡襄 (cài xiāng)

云擎翬槛翠岩巅,石老松皴不计年。
举世觉来空白日,几人游去上青天。
醉看绝壑都无地,啸倚清风只恐仙。
花晚春残无限意,他时回首定依然。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yún qíng huī kǎn cuì yán diān , shí lǎo sōng cūn bù jì nián 。
jǔ shì jué lái kòng bái rì , jǐ rén yóu qù shàng qīng tiān 。
zuì kàn jué hè dōu wú dì , xiào yǐ qīng fēng zhī kǒng xiān 。
huā wǎn chūn cán wú xiàn yì , tā shí huí shǒu dìng yī r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云层飘浮在高悬的翠色岩巅上,那松树皱纹深深,似乎不计年岁。
在世间看来,这一切都是虚无的一天,几个人游离而去,登上青天。
醉心地眺望险峻峡谷,却找不到落脚之地,只有倚靠在清风中,唯恐自己成为仙人。
花儿在春末已残落,却仍然带着无限的情意,等到他日回首,定会依然如初。



总结:

本诗描绘了一个山岭之巅的景象,云雾飘渺,岩石古老,松树苍劲。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觉得时间虚无,只有几个人能够登上青天,追寻更高的境界。诗人沉醉于险峻的峡谷之美,但又觉得无处立足,只能倚靠在清风中,同时担忧自己会变成仙人。虽然花儿在春末已经凋谢,但它们仍然带有无尽的情意,当回首往事时,这些景象必将再次显现。整首诗以山岭之巅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赏析:: 蔡襄的《漳南十咏 白云亭》描写了一幅壮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对人生与仙境的向往和感慨。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抒发情感的语言,为读者勾勒出令人陶醉的仙山风景。
首句"云擎翬槛翠岩巅,石老松皴不计年。"以诗人所在的白云亭为起点,描绘了高山峻岭、蓝天白云,以及经久不衰的古老松树,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恒久。
接下来的句子"举世觉来空白日,几人游去上青天。"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感叹自然之美超越了尘世,而只有少数人能够登上这片宛如仙境的青天。
"醉看绝壑都无地,啸倚清风只恐仙。"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交融,他仿佛沉醉于绝壑之中,与清风相依,怀有仙人般的心境。
最后两句"花晚春残无限意,他时回首定依然。"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即使花谢花开,春去春来,他对这美景的依恋与回忆将永恒不变。
标签: 写景、抒情、仙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蔡襄写的《漳南十咏 》系列:

本文作者蔡襄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佑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佑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乾道中,赐谥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 查看更多>>

蔡襄的诗:

蔡襄的词:

相关诗词: